修改憲法

日本國憲法:不同尋常的歷史和結構

政治外交

Kenneth Mori McELWAIN [作者簡介]

日本國憲法是在戰敗後盟軍占領時代制定的。筆者指出,與其他國家相比,日本國憲法的歷史、結構和國民對其的理解可謂「不同尋常」;針對安倍晉三首相提出的論點,他認為即使不修改憲法,也可以實現相關目標。

自衛隊和高等教育的無償化:無需修憲也可實施

不過,日本沒有修改憲法並非只是因為其結構的特殊性。戰後大部分時間,日本的經濟都在穩步發展,社會秩序安定,也沒有遭到過外國侵略。如果出現經濟危機或侵略引發的政治動盪,人們就不得不深入思考憲法是否應該維持原狀。由於戰後實現的繁榮和穩定,日本國民恐怕從未感到過有修改憲法的需要。

然而,即使未來出現危機,由於日本國憲法內容極為簡潔,所以可以通過制度或政策加以應對。

2017年5月,安倍首相親自加入到持續了多年的修憲爭論之中。他提出:①要在第九條中加入承認自衛隊地位的第三項、②要加入高等教育無償化條文,並主張應在2020年前實現修憲。(《讀賣新聞》2017年5月3日)

不過,這樣的改動不需要修改憲法。首先是第九條,自衛隊是既有組織,而且它的存續也不構成應由憲法解決的重大問題,為什麼必須通過修憲來正式承認其地位,個中理由不甚明朗。實際上,自民黨向來的立場即是自衛隊合憲。(此次)宣稱需要修憲的主張,似乎暗示了政府自己也不相信以前給自衛隊合憲所找的理由。

第2是教育費,日本國憲法第26條第二項已有規定。

第26條2   全體國民,按照法律規定,都有使受其保護的子女接受普通教育的義務。義務教育免費。

要想讓免費教育覆蓋更高水準的教育階段,只需政府修改一下現行的小學國中9年義務教育這一法律定義就可以了。

這些主張都不應該解釋為「反對任何修改」。如果日本的政治家和國民在可以跨越修憲門檻的層面上就具體修改細節達成共識,那就可以滿足立憲民主主義的原則。另一方面,我們也有必要認識到修憲的風險,尤其是由此帶來意外後果的可能性。

這就是說,針對日本國憲法帶來的具體問題,以及某個特定修改提案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必須事先達成廣泛共識。針對不滿足這一標準的提案,我們應該謹慎對待。

西方有句諺語——「別去修理沒有壞的東西(Don’t fix it if it ain’t broke.)」。日本國憲法的優點在於「可以通過憲法以外的手段解決問題」,考慮到這一點,這一警句就愈發顯得重要了。

(原文英文)

標題圖片:國立公文書館收藏的日本國憲法原本

McElwain, K. M. and J. M. Clipperton (2014). “Constitutional Evolution: When Are Constitutions Amended Versus Replaced?”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Midwest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Chicago, IL.

關鍵詞

憲法

Kenneth Mori McELWAINKenneth Mori McELWAIN簡介與署名文章

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教授,專業研究領域為政治制度比較、政黨政治、憲法設計。1977年出生於日本,愛爾蘭籍。畢業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史丹佛大學研究所政治學博士。曾任哈佛大學日美關係專案研究員、密西根大學副教授等職,2019年起任現職。2016年度東京大學卓越研究員。著作有《日本國憲法的普遍性與特異性》(千倉書房,2022年)等。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