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後重建及其現狀

東日本大地震之後4年,來自宮城縣女川町的報告

社會

菊地正憲 [作者簡介]

東日本大地震過去4年了。在2015年3月的震災中有800多人遇難的宮城縣女川町修復了在地震中受損的鐵路。女川町的支柱產業是水產業,本文將為您報導這座正在快速重建的小鎮的嶄新面貌。

平整住宅用地工作出現延誤

女川町的人口在震前大約有1萬人,除了在海嘯中遇難和失蹤的人以外,震後還有許多人離開了鎮子,所以現在人口減少了3,000人,只剩下大約7,000人了,而且還有進一步減少的傾向。由於住宅用地的平整工作和防災公營住宅的建設還遠遠跟不上需要,臨時住宅的入住率仍然高達80%,還有2,100多人住在裏面。原本預定建設1,000戶公營住宅,但是目前只完成了250戶。在2年前的採訪中,須田善明町長曾表示,「公營住宅將會在今後5、6年內完成建設」,可是這次他卻說:「住宅用地的平整工作至少延誤了3個月。」他向我們說明了出現這一情況的背景和相應的對策。

「在施工過程中遇到了非常堅硬的岩層,這是當初的鑽探勘測沒有發現的。還有,辦理數量龐大的土地所有者的權利轉移手續、為防止土地沉陷而導致積水的相關工程也都耗費了大量時間。為了不再繼續延誤下去,我們將調整施工方法,爭取能縮短工期。作為破碎岩層的新方法,最近我們採用了爆破作業方式,據說這在災區還是首次採用。比起之前依賴重型機械作業的施工方法,爆破法令施工進度大大加快了。」

女川町內的高地上建起的防災公營住宅。雖然住宅用地平整工程進展緩慢,但女川町正在通過採用改變施工方法等對策來追趕工期

重建女川港是振興水產業的關鍵,碼頭相關的整修工作將在年內完成,到時候基本可以全面投入使用。「接下來,最關鍵的就是振興水產加工業了,加工處理本地產魚類和貝類。今後我們計劃花費2年左右的時間,重建工廠,平整出能夠滿足產業擴張所需要的土地。」(須田町長語)

各項設施陸續建成,這些設施將成為日後女川町重建的根據地。人才、物品和產業重新開始流動。雖然路途仍然艱險,但女川町的行政部門與居民以及鎮外的人們建立起越來越緊密的情誼,女川町正向著復興在穩步前進。

標題圖片:重新開通的JR女川站。舊車站在4年前的東日本大地震引發的海嘯中被沖毀。新車站的設計者是建築家坂茂(攝影:菊地正憲)

關鍵詞

東日本大地震 女川町 宮城縣 重建

菊地正憲KIKUCHI Masanori簡介與署名文章

1965年生於北海道。曾任《北海道新聞》記者,後成為自由撰稿人。主要為《AERA》《中央公論》《新潮45》《PRESIDENT》等雜誌撰寫人物報道、社會類通訊報道等文章。著書有《速記員們的國會秘錄》(新潮新書,2010年)等。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