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社會保障制度考察

老年人就業的現狀與課題——「彈性回聘方式」和「銜接問題」是關鍵

財經 社會 生活

今野浩一郎 [作者簡介]

「確保勞動年齡人口的就業,讓退休的老年人享受社會保障」,這種傳統的生活保障模式迎來了轉折點。為了保持社會保障制度的持續穩定,也需要建立能讓老年人「有效發揮其能力」的機制。

基本現狀是調和企業和勞動者雙方需求的「彈性方式」

這麼看來,我國老年人就業狀況的最大特徵是,以60歲為一個門檻,年齡到門檻就調整其分工和工作方式,並採取與之相適應的人力資源管理辦法繼續僱用,即所謂的「彈性回聘方式」。

如果到了60歲就必須從一直工作的企業退休,老年人很難找到能夠充分發揮其長年積累能力的工作機會,甚至還可能失業。因此老年人一般都希望能在同一家企業繼續工作下去。

但是,對於企業來說,如果企業在工作內容和待遇都不變的情況下延長僱用老年人的話,就無法招聘新人,人事費也會增加,同時還會減少下一代員工擔當高水準工作和提高工作能力的機會,導致他(她)們的工作積極性下降,從長期觀點來看,恐怕會產生一些不利於維持和提升人才資源水準的問題。因此,從企業角度而言,可能更傾向於避免全盤續僱所有的願意繼續工作的老年人,而是有選擇地回聘部分合意人選。

為了緩解老年人和企業之間的需求矛盾,採取的方法就是「彈性回聘方式」。這對於增加老年員工這一我國的重要政策課題正發揮著一定的效果。

但是,在企業有效使用老年人和讓老年人充分發揮能力的問題上,還有很多應該解決的問題。實際上,以60歲退休為契機重新調整分工實施起來是否有效果?老年員工的待遇伴隨著分工的重新調整,是以與普通員工不同的方法來確定的,但這種方法是否恰當?諸如此類都正成為問題。

兩種不同體系:進行平滑「銜接」改革

這些問題都是採取「彈性回聘方式」的結果。老年員工以退休為契機,從長期僱用型員工轉變為短期僱用型員工,與之相應,其適用的人力資源管理方法也有別於普通員工。因此,便出現了一個所謂的「銜接問題」——如何協調這兩種不同的人力資源管理辦法並使兩者相互聯繫起來?上述與工作分配和待遇相關的問題,就是一個具體實例。

還有,「銜接問題」也是老年員工直接面對的問題。以退休為契機,公司對自己的期待和待遇內容都相應發生了變化,所以老年員工不得不相應地調整工作心態和行動。

用一句話來描述老年人就業現狀,那就是:由於推出「彈性回聘方式」,在保障老年人就業職位方面正在取得成功,但企業和老年人仍然還在為解決「銜接問題」繼續奮鬥。因此,朝著解決「銜接問題」的方向,大力推進不局限於老年員工還包括在職普通員工在內的面向所有員工的人力資源管理改革,是在質和量兩個方面促進我國老年人就業方面必須採取措施應對的重要課題。

標題圖片:東京的辦公樓裏,老年員工在操作電腦(時事通信社)

關鍵詞

少子老齡化 老年人就業 公共養老金 勞動人口減少 繼續僱用 人力資源管理

今野浩一郎IMANO Kōichirō簡介與署名文章

學習院大學經濟系教授,1946年出生於東京。東京工業大學研究所理工學研究科(經營工學專業)碩士。曾任東京學藝大學教育系助教等職,1992年起任現職。研究領域橫跨從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到總體就業問題的與人才問題相關的廣泛領域。有《老年員工的人事管理》(中央經濟社,2014年)等著述。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