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宗教解讀日本

對於日本人而言「神(kami)」是什麼?

社會

橋爪大三郎 [作者簡介]

提到宗教,多數日本人或許會聯想到「神」和「佛祖」。尤其是「神(kami)」,早在佛教傳入之前,就已經成為了日本人的信仰對象。從古代到近代,日本人到底是如何看待神(kami)的呢?

God、神、kami

God在日語中被譯為「神」,念作kami。或許這正是產生錯誤的根源。讓我們把God、神和kami的概念區別開來加以思考吧。

God指的是一神教的神。因為其具有唯一性,所以按照英語的習慣,首字母要大寫。如果首字母用小寫,god的意思就變成了遍地存在的多神教的神。

用漢字書寫的神,就是中文的「神」(shen)的意思。精神、神經的神指的是人類的精神現象。雖然它也可以表示神,但在人們心中的地位絕對不高。地位最高的一般稱作天或者上帝。

簡而言之,日本自古以來的kami就是人格化的自然現象。《古事記》、《日本書紀》等古代日本的神話史書中​​出現的kami和神社內供奉的kami自不待言,太陽、月亮、風、雨、海、大樹、岩石、動植物,甚至人類,所有超凡之物都是kami——江戶時代的國學家本居宣長對日本的kami做出了這般定義。他認為,凡是能給予人類「哀愁」和感動的都是kami。

對於抱有這種觀念的日本人而言,這片國土擁有豐饒美好的自然環境,是一個kami無處不在的kami之國。雖然將kami之國翻譯成外語時會被人誤解為一種狂熱的國粹主義的表現,但其本意並非如此。

各種要素渾然一體所形成的神道

我們將日本自古以來祭祀kami的信仰稱作神道。

古代的神道是怎樣的呢?由於缺乏相關資料,所以詳細情況不得而知。我們甚至無法判斷當時是否有一個成系統的實際狀態,以致可​​以稱之為神道。恐怕當時的神道只是混雜了各種要素。比如,

  • 生活在狩獵和採集階段的繩文時代的人們崇拜自然的習俗是神道意識的深層源流。
  • 開始種稻的彌生時代的人們崇拜作為土地生產力象徵的土偶,並接受了朝鮮半島的薩滿教。
  • 從中國傳入的青銅武器和青銅鏡成為了首領們的祭具和法器。
  • 源自中國的易、天文曆法學和神仙思想在統治者的祭禮和葬禮中得到了反映。
  • 各地的地域共同體和豪強部落紛紛修建神社,供奉各自的氏神。

這些要素開始渾然一體,並被人們意識為神道,是在佛教傳入日本後,因為人們意識到這種傳統信仰與佛教是存在差異和抵觸的。

下一頁: 在與佛(佛陀)的對比中產生的kami觀念

關鍵詞

宗教 靖國神社 古事記 日本書紀 神道 佛教 一神教

橋爪大三郎HASHIZUME Daisaburo簡介與署名文章

社會學家。東京工業大學名譽教授。1977年,修滿東京大學研究所社會學研究科博士課程學分後退學。曾從事過一段時間的寫作活動,1989年開始擔任東京工業大學副教授。1995-2013年任該大學教授(社會學)。著書有《語言遊戲與社會理論》(勁草書房,1985年)、《佛教的言說戰略》(勁草書房,1986年/samgha文庫,2013年)、《知曉世界的宗教社會學入門》(筑摩書房,2001年/筑摩文庫,2006年)、《不可思議的基督教》(講談社現代新書,2011年)、《快活佛教》(samgha新書,2013年)等多部。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