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宗教解讀日本

日本人與宗教——「無宗教信仰」與「類宗教信仰」

社會 文化 生活

島薗進 [作者簡介]

宗教對人類「個體」的確立與社會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影響。對於現代日本人而言,宗教具有怎樣的意義?在戰前戰後的國家成立期宗教曾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宗教學家島薗進先生將為我們解讀日本人與宗教的關係。

《日本人為何無宗教信仰》一書引發強烈反響

1996年,宗教學家阿滿利麿出版了《日本人為何無宗教信仰》(筑波新書)一書。該書還被翻譯成英語和韓語,引發了極大的反響。阿滿先生認為,儘管大家都說日本人是無宗教信仰的,但想必這只是相對於「創唱宗教」而言的。創唱宗教指的是擁有特定教祖和明確教義的宗教。基督教的教祖是耶穌基督(Jesus Christ),佛教的教祖是喬達摩・佛陀(Gautama Buddha,釋迦),伊斯蘭教的教祖是穆罕默德(Mohammed)。而印度教和神道則沒有特定的始祖。此外,民間信仰也不存在特定的始祖,可以說是由無名之輩自然奉行而形成的。

日本的宗教長期深受創唱宗教的影響。6世紀傳入日本的佛教在19世紀中期之前,一直是最具影響力的宗教。時至今日,仍有許多日本人在舉行葬禮時採用佛教儀式,或者喜歡佛像,其中一些人還可以辨別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和地藏菩薩。超過大半數的國民每年都會掃墓,並且採用的是在墓前雙手合十的拜佛方法。

從19世紀後半期開始,基督教也產生了強大的影響。不過,儘管基督教通過學校和學術產生了巨大的文化影響,但作為宗教團體的基督教信徒人數僅占日本總人口的1%左右。再看神道,其中也出現了部分創唱宗教。19世紀中期,一位名叫中山Miki的農婦創立的天理教便是一個例子。許多新宗教都受到了神佛習合宗教的影響。19世紀中期以前,雖說都稱作神道,但與佛教關係密切的派別擁有壓倒性的優勢,可見佛教影響之大。

基於自然宗教的日本人的信仰

如上所述,儘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到創唱宗教的影響,但阿滿先生表示,總體而言,日本人的信仰基礎是自然宗教。人們禮拜土地和家族的神明,不過多數情況下教義都不太發達。思考一下「無宗教信仰」指的是什麼,廣義上也許可以說是神道,或者可以說是民間信仰。首先是自然宗教產生了影響,之後又受到了創唱宗教的影響,儘管如此,這種影響並未達到根深蒂固的程度。因此,許多日本人一旦接觸到強勢的創唱宗教就會覺得有些不知所措,認為自己無法適應創唱宗教。這意味著他們不信仰狹義的「宗教」(創唱宗教),從而構成了眾多日本人聲稱自己「無宗教信仰」的理由。

這便是阿滿先生《日本人為何無宗教信仰》一書的主要論點。該書發行於1996年。前一年,即1995年發生了奧姆真理教事件。這個宗教組織的信徒中,20多歲的男性,尤其是大學生和研究所學生居多,甚至還有一些具備電腦圖學(Computer Graphics,CG)、醫學和自然科學等高級專業知識的年輕人。他們之所以熱衷於奧姆真理教,是否正是因為日本「無宗教信仰」呢?

針對這一問題,阿滿先生將答案歸結為「自然宗教」的存在,但自然宗教未必還是過去的模式。也有觀點認為,自然宗教本身是起源於原始人時代的宗教,其進一步發展至擁有高度智慧的階段後產生的便是創唱宗教。這可以理解為,世界的文明是在這種高等創唱宗教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作為日本來說,自然宗教指的是佛教傳入之前的宗教。

或許神道也可謂是接近於自然宗教的一種宗教。上世紀80年代,在奧姆真理教被傳媒炒的沸沸揚揚之前,「萬物有靈論」一詞早已廣為流傳。提起神道,似乎與日本的民族主義有所關聯,具有排斥外國人的意味,但如果將神道表述為萬物有靈論,或許給人的印象就變了。日本這個國家建立以前就有的古代時期的神道叫做「古神道」,而一部分日本人認為植根於自己心中的正是這種古神道。可是,從宗教學專家的角度來看,這種想法只是現代人圖方便臆造出來的說法而已。

下一頁: 作為「類宗教信仰」的儒教

關鍵詞

基督教 宗教 靖國神社 神道 佛教 國家神道 國體思想 憲法第20條

島薗進SHIMAZONO Susumu簡介與署名文章

上智大學神學系教授,Grief Care研究所所長。1977年獲得東京大學研究所博士課程學分後退學。曾任筑波大學哲學思想學系研究員、東京大學文學系宗教學宗教史學科副教授、東大研究所人文社會系研究科教授等職,2013年起任現職。主要著書有《解讀日本人的生死觀》(朝日新聞出版,2012年)、《捏造的放射線「安全」論》(河出書房新社,2013年)、《閱讀倫理良書》(弘文堂, 2014年)等。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