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減少對社會的影響

「家庭差距」的產生和「社會裂痕」的加深

財經 社會 生活

引發日本少子化問題的背景因素之一,是因為年輕一代還根深蒂固地保留著傳統的家庭意識。曾將成年後仍依靠父母生活的年輕人定名為「單身寄生族」的中央大學山田昌弘教授為我們闡釋日本家庭的現狀與未來。

結交情侶能力的下降

首先,日本的少子化問題主要是由「未婚化」,即不婚人群的增加所導致的。近年來,儘管已婚夫婦的子女人數也呈現出減少趨勢,但未婚化和晚婚化趨勢更為明顯。據2010年的人口普查顯示,30~35歲的男性未婚率達46.5%,女性達33.3%。此外,日本的未婚化也意味著非情侶化。在日本,男女交往很不活躍。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未婚青年中,擁有戀人者所占的比例一直在40%以下,2010年時,該類人群的男性及女性比例分別降到了25%和35%(下圖)。本來,如果男女不成為情侶,就不可能生孩子。結婚自不用多說了,現代日本人就連結交成為情侶的能力也非常低弱。

男女交往不活躍的一個原因,在於人們至今還死守著一種觀念——戀愛和結婚的延伸就是家庭生活。因為男女在開始交往前,總是傾向於只和能夠與自己結婚、一起生活的對象交往。

下一頁: 依靠丈夫收入生活的女性占多數

關鍵詞

生活方式 少子化 單身寄生族 女權主義 家庭差距的產生 傳統的 家庭意識 未婚 年收入 非正式員工 正式員工 父母 同居 男女交往 非正式僱用 計時勞動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