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差距」的產生和「社會裂痕」的加深
財經 社會 生活-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少子化問題的日歐差異
儘管同屬少子化現象,但我們不能將日本(及東亞)同西北歐(英法德、北歐、荷蘭等)的少子化相提並論。說得極端一點,西北歐的少子化現象是由於年輕人在生活方式上有了更多選擇而引發的。而日本卻正好相反,是由於在生活方式上缺乏選擇,才造成了兒童數量的減少。
截至1960年前後,歐美已開發國家的大部分家庭仍保持著「丈夫在外工作,妻子在家撫養孩子」的模式。然而,上世紀60年代後,西北歐地區出現了一場「生活方式革命」。由於女權主義運動等因素的影響,人們開始脫離傳統的家庭模式,出現了婚前性行為、非婚同居、女性婚後繼續工作等多種選擇,人們嘗試著各種生活方式並得到了認同。如此一來,選擇「不要孩子」或「只要一個孩子」這種生活方式的年輕人增多,於是引發了少子化現象。這與女性在工作中自我實現意識的提高、年輕人離開父母獨立生活、男女交往活躍都存在著聯繫。
日本的情況與西北歐截然不同。儘管社會發生了變化,但年輕人觀念中的傳統家庭觀(丈夫工作,妻子主持家務、照顧孩子)依然根深蒂固,因此引發了少子化現象。在日本,從婚前性行為得到認同這一點來說,在性的解放方面多少有了進展。可是,生活方式革命和女權主義思想並未深入人心。比如,即便是現在,未婚青年同居率仍不到2%(2010年,1.6%)。非婚生子女的出生率也極低,僅為2%左右(2008年,2.1%)。
此外,儘管也出現了一些活躍於各自工作單位的女性,但無論已婚還是未婚,很多女性現今仍然從事著計時勞動或派遣勞動等不穩定的工作。這樣一來,婦女無法依靠工作實現自立,在經濟上不得不依賴於丈夫的狀況並未發生改變。此外,正如我提出的「單身寄生族」這個稱呼一樣,大多數未婚者在成年後仍與父母同住,而且男女交往也不活躍。
而重要的,是未婚人群中希望結婚者所占的比例很高。未婚率升高,始於上個世紀80年代以後,儘管多少會出現一些起伏,但希望結婚者的比例始終高居不下,維持在90%左右的程度。也就是說,即使想結婚,建立傳統式的家庭(丈夫工作,妻子照管家務和孩子),但由於不具備條件,所以選擇不結婚、不生育的人持續增多,這就引發了未婚化和少子化問題。由於無法順利「形成家庭」的年輕人增加,以至日本的兒童將會越來越少。
其結果是,家庭的存在方式沒有根本性的變化,產生了一種可稱為形成「家庭差距」的問題。換言之,出現了兩類人群,即一如既往地組建傳統家庭生活的人群和由於無法組建家庭而停留在未婚狀態的人群。年輕人分裂成這兩類人群,正是現代日本家庭的特徵所在。
本文將以日本與其它歐美國家的不同之處為中心,考察現代日本家庭形成的特點。
結交情侶能力的下降
首先,日本的少子化問題主要是由「未婚化」,即不婚人群的增加所導致的。近年來,儘管已婚夫婦的子女人數也呈現出減少趨勢,但未婚化和晚婚化趨勢更為明顯。據2010年的人口普查顯示,30~35歲的男性未婚率達46.5%,女性達33.3%。此外,日本的未婚化也意味著非情侶化。在日本,男女交往很不活躍。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未婚青年中,擁有戀人者所占的比例一直在40%以下,2010年時,該類人群的男性及女性比例分別降到了25%和35%(下圖)。本來,如果男女不成為情侶,就不可能生孩子。結婚自不用多說了,現代日本人就連結交成為情侶的能力也非常低弱。
男女交往不活躍的一個原因,在於人們至今還死守著一種觀念——戀愛和結婚的延伸就是家庭生活。因為男女在開始交往前,總是傾向於只和能夠與自己結婚、一起生活的對象交往。
依靠丈夫收入生活的女性占多數
普遍流傳的說法認為,由於不想結婚、希望繼續工作女性增加,因此產生了未婚化現象。但在日本,僅有一部分女性屬於這種情況,對此可從兩個方面得出判斷。其一,是在意識調查中回答因為工作而不想結婚的女性只占少數;其二,是許多人強烈希望婚後在經濟上依賴丈夫。同時,還有多項調查顯示,進入本世紀後,20~29歲的年輕女性人群希望成為家庭主婦的意願正在加強。
結婚後的生活需要花錢。如今,認為婚後依靠丈夫收入生活理所當然的未婚女性仍然占據主流。不言而喻,她們有一種強烈的意識,認為即使自己在婚後繼續工作,丈夫也必須擁有足夠的收入。甚至有調查顯示,大多數女性會將「收入」和「職業」作為尋覓結婚對象的條件,而且近年來這種趨勢正在不斷加強(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
在我與明治安田生活福利研究所開展的未婚者調查中,針對「希望結婚對象的年收入是多少」這一問題,大多數男性回答「無所謂」,而女性尋覓高薪男性的傾向則非常明顯(參照下圖)。儘管有68%即超過3分之2的女性希望結婚對象年收入在400萬日圓以上,但現實中年收入在400萬日圓以上的未婚男性僅占4分之1。對比這兩個圖表可以發現,女性期待的結婚對象的年收入與現實中男性的年收入之間顯然存在著不小的差距。
年輕男性收入降低、兩極分化、不穩定化
如上表所示,年收入符合未婚女性要求的男性很少。這正是造成未婚化現象的主要原因。對女性而言,能夠實現「丈夫負責掙錢,妻子負責家務和照顧孩子」這種傳統家庭形態的未婚男性,其絕對數量已經越來越少。建立傳統型家庭對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來說,正變得可望而不可及。
這是由於年輕男性的收入相對降低(1974~),且出現兩極分化(1997~)所造成的。1973年爆發石油危機後,年輕男性的收入開始相對下降,加之上世紀90年代後半期以來經濟結構的轉變,「非正式員工」尤其是在年輕人中日漸增加。這樣一來,成為收入穩定的企業正式員工的年輕人與成為收入不穩定的非正式員工的年輕人之間就會產生出差距,並直接導致家庭的差距。也就是說,作為正式員工可以賺取穩定收入的男性容易結婚,可以組建「丈夫工作,妻子處理家務、照顧孩子」的傳統型家庭;但非正式員工等收入不穩定的男性,作為結婚對象則受到女性排斥,停留在未婚狀態。後者的數量在最近20年內不斷擴大,成為結婚人數減少的直接原因。
正如下表所示,1992年以後,未婚者中正式員工的比例一直在下降。而男性無業人員的比例持續上升,9名30~39歲未婚男性中就有1人為無業人員。
單身寄生族現象
假如日本的成年未婚男女都像歐美人那樣過獨立的單身生活,情況或許就大不一樣了。一個人生活很艱苦,但如果兩個人搭伴,好歹也能生活下去,這種情況應該會提高結婚和同居比例,甚至促進女性邁入職場。
然而,日本大部分未婚者在成年後仍繼續與父母同住(據推測大約有80%的成年未婚者屬於此類情況)。我認為這種狀態就如同寄生(parasite)在父母身上生活,所以將他們稱為單身寄生族(1997年日本經濟新聞刊登的報道)。即使自己收入少,只要和父母同住,就可以度日。儘管非正式員工的收入不足以維持獨居生活或獨立的婚後生活,但如果與父母同住,把工資當作零用錢用,倒是可以過得很滋潤。
尤其是女性,在遇到理想對象之前,可以一直待在娘家。她們採用的戰略是,與其和收入不穩定的男性交往,不如住在娘家等待時機,與有足夠收入作為結婚對象的男性相識。筆者認為,這是導致日本男女交往不活躍的原因。當然,其中一部分女性會遇到收入穩定的男性,與之結婚,離開娘家。但是,收入穩定的男性數量是有限的,所以大部分女性還是只能繼續與父母同住。
另一方面,收入不穩定的男性也會一直留在父母家,等自己收入高了,或者遇到不介意自己收入低的女性以後,應該就下決心結婚。然而,這種情況出現機率很低,增多的還是一直與父母同住的人。
下圖顯示了與父母同住的青壯年未婚者的人數及在同齡人中所占的比例變化情況,1980~1995年期間,人數與比例雙雙呈現上升趨勢。青年未婚者的人數在2003年達到頂峰,接近1,200萬人。儘管隨著這個年齡段人口的減少,人數上有所降低,但在同齡人中所占的比例至今仍在逐漸上升。
家庭的過去與未來
★家庭差距的產生
上述未婚化狀況表明,戰後以來在經濟高速發展期廣泛形成的日本家庭模式如今已走到盡頭。那是一種按照性別角色分工的家庭模式,即「丈夫專事工作,妻子主持家務、照顧孩子,共同追求富足生活」。而如今出現的問題是,成功建立這種模式家庭的年輕人和未能如願而只能停留在未婚狀態的年輕人之間產生了差距。
在經濟高速成長時期(1955~1972),絕大部分年輕男性都能成為企業正式員工,收入穩定,且不斷晉級加薪,所以幾乎所有年輕人都建立了傳統的家庭模式。但是,自1973年爆發了石油危機以後,年輕男性的收入開始止步不前。於是,考慮到婚後的生活,年輕女性往往會將結婚大事推遲到男性收入升高以後(晚婚化)。之所以能夠暫時擱置婚姻,是因為年輕人的家長們已經比較富裕,允許子女在成年後繼續與自己同住。由此誕生了「單身寄生族」。另一方面,針對丈夫收入成長緩慢的問題,已婚女性則通過從事計時勞動,維持了充裕的生活水準。這促進了已婚女性走向勞動市場。或許可以說,在這一時期,「追求富足生活的性別角色分工式家庭」的基礎尚未崩潰,正處於微調階段。
然而,進入上個世紀90年代後半期,尤其是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被稱為「飛特族」、屬於非正式僱用關係的年輕人陡然猛增。經濟進入了結構轉型期,大量年輕人想被僱用為正式員工變得越來越艱難。不過,由於正式員工終身僱用得到保障,因此最終形成了一個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差距顯著的時代。而且,作為正式員工的男性可以建立傳統的性別角色分工型家庭,但作為非正式員工的男性僅憑一人收入無法保證妻子兒女過上富足的生活。其結果,正如前面已經談到的,未婚化和少子化問題相應而生。
★單身寄生族的未來
那麼,今後將會如何呢?依靠丈夫的穩定收入支撐起來的家庭,將會繼續維持以往的生活方式。儘管並非完全沒有問題,但還是可以採取與過去相同的應對方式。
然而,與父母同住並邁入中老年的未婚者今後將大大增加。這應該是那種老年父母與中老年子女組成的核心家庭或單親家庭。據統計研修所西文彥先生的調查統計,截至2010年,與父母同住的壯年(35~44歲)未婚者為295萬人,在該類人口中所占比例為16.1%,並呈現成長趨勢(參照前述圖表)。而且,他們的失業率也遠遠高於同齡的已婚者。這是由於,與父母同住的男性未婚者因經濟上不穩定而不易被選為結婚對象,此外,與男性相比,女性的非正式僱用率本來就較高。
儘管現在還可以依靠父母的養老金和資產,但人們仍然無法想像,等到父母去世時將會發生什麼。同時,現在老年人遭受虐待的問題有所蔓延,這既是由於與父母同住的中年未婚男子施暴的案例增多所致,也是新型家庭形態不斷湧現所引發的現象。
此外,現在育有子女的家庭也存在問題。過去,由於中老年父母在經濟上比較寬裕,所以能夠幫助低收入的子女。但是今後,父母也很有可能分化成經濟上寬裕和並不寬裕的兩類。可以預料,那時無法依賴父母、工作又不穩定的年輕人大多將陷入貧困。換句話說,將會出現一批想結婚又無能為力,想「啃老」也無法如願的年輕人。
長此以往,各種形態的分化不斷演進,必定會造成社會的「裂痕」。年輕人自不用說,包括解決中老年單身寄生族問題在內,必須提前採取對策,充實完善就業和社會保障等工作。生活方式 少子化 單身寄生族 女權主義 家庭差距的產生 傳統的 家庭意識 未婚 年收入 非正式員工 正式員工 父母 同居 男女交往 非正式僱用 計時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