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教科書制度和歷史教科書問題

日本的歷史教科書制度

政治外交 社會

圍繞歷史教科書內容處理問題,日本的教科書審定工作受到了來自國內外的諸多批判。包括審定在內的教科書制度是如何實際運用的呢?東京大學三谷博教授是現今採用的國中和高中歷史教科書的編著者,在這裏讓我們看看他的解說。

地方採用

那麼,接下來就到了選擇決定階段。只有通過了這一關,審定合格的教科書才能進入學校課堂,送到學生手中。高中、私立(大約占學生總人數的6%強)及國立(大約占學生總人數的1%)的小學和國中,可以從審定合格的教科書中自主進行選擇,而都道府縣立及市町村立國中則以「採用片區」為單位來進行選定。根據「地方教育行政組織及運營相關法律」的規定,地方自治體建立的公立學校的教育方針由都道府縣級別和市町村級別的教育委員會(各級議會從居民中選任)做出決定,教科書的採用片區設於上述兩個級別之間,大體上將3個市或郡劃為一個片區。截至2011年,全國共有582個片區,每個片區選擇一種通用教科書使用。(*4)具體的採用流程如下。

首先,各個都道府縣會設立由學校校長、教師、教育委員、學者構成的教科用圖書選定審議會,針對數學、世界史等學科分別委託數名教師開展調查,然後根據調查結果製作評選資料,面向擁有選定權的所有人員提供指導和建議。如果是都道府縣的直屬學校(特殊學校、國高中一貫制學校等),這些指導和建議將直接反映到最終的選定當中。另一方面,大多數國中所屬的採用片區,則分別設立採用片區協議會,這個組織也會安排由教師等人員擔任的調查員展開聯合調查、研究,並以此為參考進行選定工作。這將成為最終決定。

與文部科學省的審定過程相比,上述教科書選用過程形成了一種能夠更多地反映學生家長等多方意見的制度。儘管小學和國中教師、學者也是參與選擇的成員,其意見也會受到重視,但並不僅限於此。本世紀初誕生的「新歷史教科書編纂會」,在主張實施國家主義歷史教育時,之所以將運動的焦點放在這個地方教科書選定過程上,並面向學生家長、各個教育委員會,甚至市町村議會開展工作,力圖排除一線教師和學者的影響力,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5)


(*4) ^ 這是上世紀60年代初期伴隨義務教育教科書的免費發放而引入的一項制度,採用片區與市町村的教育委員會之間可能出現意見分歧。比如,可參考沖繩Times網頁上公布的案例內容
(編輯部注: 2011年8月,八重山群島的石垣市、竹富町、與那國町的教育委員會構成的八重山採用片區協議會計劃從2012年4月起在採用片區內的國中統一使用育鵬社出版的由「教科書改善會」編寫的公民教科書。「教科書改善會」是從「新歷史教科書編纂會」分離出來的。由於竹富町教育委員會反對這一採納決定,自行決定採用了東京書籍出版的「新歷史教科書編纂會」編寫的教科書。)

(*5) ^ 三谷博編《歷史教科書問題》(東京:日本圖書中心,2007年)

下一頁: 結語

關鍵詞

文部科學省 歷史 國中 高中 三谷博 Mitani Hiroshi 教科書 歷史教科書 教科書審定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小學校 高級中學 日本史 世界史 社會課 學習指導要領 教育委員會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