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KUSHIMA(福島)後的能源戰略

「頁岩氣革命」與日本

財經

頁岩是泥岩的一種,頁岩中含有頁岩氣。頁岩氣的增產給美國天然氣的供求關係帶來了急劇變化,這一變化正影響著歐洲天然氣市場。本文考察了這種「頁岩氣革命」的世界性變化將給遭受地震災害後的日本及亞洲帶來的影響。

日本的LNG需求與頁岩氣

東日本大地震引發了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受其影響,核電廠停止運行,進而導致了日本全國性電力供應不足。作為替代供電源,LNG火力發電的重要性空前增強。 2011年6月,日本能源經濟研究所(IEE)發布了日本發電用LNG需求量預測,與2010年度相比,2011年度最大增加1,500萬t、2012年度有可能最大增加到2,000萬t。但是,根據截至2011年8月的統計推測,日本電力公司的LNG火力發電站運轉率低於IEE 6月時的預測,所以至少在2011年度,可能不會達到上述增加量。

進入2011年後,向日本出售的LNG價格呈上升趨勢,但是,這主要是因原油價格上漲而致。雖然現貨LNG價格也在地震後出現上升傾向,但是,考慮到這是因為受地震影響隱性增加購買量過大所致,目前的價位變化尚屬比較平穩。如果考慮到以卡達為中心的巨大剩餘生產能力以及世界經濟前景黯然難料等因素,很難設想出現極為窘迫的LNG需求事態。再者,卡達產生剩餘生產能力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美國國內頁岩氣的增產,如此可以說,日本間接地成為頁岩氣的受益者。

亞洲頁岩氣的開發,目前尚處於討論階段,故難以判斷其具有多大的潛力,但是對於來自美國和加拿大的液化頁岩氣,可望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實現。但是,不論是亞洲地區的頁岩氣,還是進口北美地區的液化頁岩氣,它們能否在亞洲市場掀起一場「頁岩氣革命」?這除了需要克服環境方面的制約之外,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頁岩氣與現有天然氣、LNG供應源相比,是否具有價格競爭上的優勢。

(原文日文)

 

(注1)^ 「政府擬從美國進口LNG……替代核電廠,穩定電力供應」(《讀賣新聞》2011年9月13日晚報);「經濟產業省副大臣表示,期待從美國購買LNG」(《日本經濟新聞》2011年9月15日早報)
另外,日美雙邊會談互換了正式文件“Fact Sheet on U.S.-Japan Clean Energy Cooperation”《日美清潔能源合作概要(暫名)》

關鍵詞

東日本大地震 美國 天然氣 頁岩氣 福島核電廠事故 電力 歐洲 俄羅斯 森川哲男 卡達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