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山」,傳承著日本的原風景

文化 社會 自然環境

永幡嘉之 [作者簡介]

「里山」與人類居住的村落緊密相連,包括田地、池塘、山地、山林和草原等自然生態系統。30年來一直觀察記錄這一生態系統的自然攝影師為我們揭開「里山」的真面目。

人類與大自然共同打造的寶庫

日語裡有個詞叫「里山」,念作「Satoyama」。里山介於原生林的「自然」和樓宇林立的城市的「人工」這對反義詞之間,它既是「自然的」,又是「人工的」。比如生產主食稻米的水田是「人工」的環境,但春季引水灌溉後,水中就成了水蠆生長、蜻蜓生息的「自然」。在人們獲取日常燃料木柴的森林裡,棲息著各種各樣的昆蟲,割草喂牛的草原上,一年四季各色鮮花盛開。在這裡生息的多種動植物的組合,近年來被稱為「生物多樣性」,里山這個詞也用於表示多種生物棲息的場所。里山曾經是日本人寄託鄉愁的原風景。

秋季的水田。將收割後的稻穗掛在稻架上晾乾
秋季的水田。將收割後的稻穗掛在稻架上晾乾

在稻架上交尾的秋赤蜻
在稻架上交尾的秋赤蜻

老鐵路沿線斜坡盛開的山百合花。農戶精心保留至今
老鐵路沿線斜坡盛開的山百合花。農戶精心保留至今

早春的日本栗林中盛開的豬牙花
早春的日本栗林中盛開的豬牙花

我從孩提時代就熱衷於觀察昆蟲和植物的生活,如今依然在里山繼續考察它們的生存狀態。我看到了許多美麗而富於魅力的生物,它們不為人知,悄然生活在那裡。

夏季雜樹林裡現身的深山鍬形蟲
夏季雜樹林裡現身的深山鍬形蟲

仲夏夜郊外森林裡羽化的斑透翅蟬
仲夏夜郊外森林裡羽化的斑透翅蟬

生活在水田田埂上的可愛的紅灰蝶
生活在水田田埂上的可愛的紅灰蝶

棲息在里山濕地裡的侏紅小蜻
棲息在里山濕地裡的侏紅小蜻

在里山中,人與自然的關係是怎樣的呢?我們以螢火蟲為例加以闡述。棲息於世界各地的各類螢火蟲,大多可見於落葉林、熱帶雨林、紅樹林等遠離人類生活場所的自然界中。然而日本常見的螢火蟲源氏螢卻棲息在水渠中。如今數量已經減少了,但在過去的農村,一到夜裡,螢火蟲在房屋周圍飛舞的情景司空見慣。在重型機械尚未問世的時代,人們只能使用鐵鎬開鑿水渠從小河裡引水灌田,所以水渠雖是人工產物,卻也與自然環境極其相近,那裡生長著許多螢火蟲的食物川蜷螺,對螢火蟲來說是絕佳的棲息地。但是,近年來水泥修築的水渠已是純「人工」產物,螢火蟲就沒法在那裡生長了。

發光的源氏螢
發光的源氏螢

夏夜水田中肆意飛舞的源氏螢群
夏夜水田中肆意飛舞的源氏螢群

里山的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為了各種目的利用土地的結果。土地的利用方式不是隨心所欲,而是以人類群居的最小單位「聚落」為基礎制定計劃,以實現自給自足的生活。割草、伐木取柴時,為了避免資源枯竭,立下各種規矩,每個聚落都量入為出地利用資源。至於個人無法完成的作業,如在開闊的草原上焚燒早春的枯草,一直以來都是整個聚落協作完成的。近年來,談及能源問題,人們頻繁使用「可持續性」一詞,而在里山生活自給自足的時代,長期計畫是由每個聚落思考決定的。

為了維持草原的環境,早春時節點火焚燒枯草
為了維持草原的環境,早春時節點火焚燒枯草

下一頁: 生態系統的危機

關鍵詞

環境 植物 自然 環境問題 環境保護 昆蟲 自然環境

永幡嘉之NAGAHATA Yoshiyuki簡介與署名文章

自然攝影師。環境記者。1973年出生於兵庫縣。信州大學研究所農學專業碩士課程結業。以山形縣為據點開展動植物的考察和攝影工作。為保護瀕危物種奔走,同時探索如何將「里山」傳承給下一代,與年輕人一起致力於相關制度框架的建構。著作有《里山危機》(岩波Booklet,2021年)、《大海嘯退去後的生物們》(少年寫真新聞社,2015年)、《巨大海嘯如何改變生態系統》(講談社,2012年)等。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