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s】代謝主義:日本建築師在經濟騰飛時期所描繪的未來形態

設計 社會 生活 文化

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一場名為「代謝主義」(Metabolism)的建築運動描繪了日本城市的新形象。其中的代表性建築之一,就是由著名建築設計師黑川紀章設計的中銀膠囊塔,但它終將迎來在2022年被拆除的命運。從戰後重建到進入經濟騰飛期,在許多年輕建築師們的劃時代創意下,日本誕生了無數風格獨特的建築。半個世紀之後,它們中很多面臨著建築整體老化和人口減少的問題,恐將就此消失。法國攝影師Jérémie Souteyrat)用鏡頭,記錄下了它們「活在」周邊環境中的倩影。

日本在二戰中遭受大範圍破壞,足足花費了10年時間,才從焦土狀態完成重建,並從20世紀50年代後半期開始進入了經濟騰飛期,這種景氣局面一直持續到1973年爆發石油危機。在那期間,新一代建築師們登上歷史舞臺,肩負城市規劃開發重任,推進建設了許多烏托邦式的、引領未來的建築項目。

丹下健三(1913-2005年)領軍的年輕建築師團體,發起了代謝主義運動,將生物學上的新陳代謝原理引入到大廈和巨型建築的設計之中。該團體湧現了很多日後成為建築界大獎的人物。其中的槙文彥(1928年-)和磯崎新(1931年-),分別於1993年和2019年榮獲有「建築界諾貝爾獎」之稱的普立茲克獎。

在此向大家介紹幾個這項實驗性運動中誕生的項目。代謝主義運動最具象徵性的知名建築,莫過於位於東京銀座的中銀膠囊塔。因其離觀光景點近,容易被媒體報導,所以勉強留存至今,但已經無法抗拒因建築老化所帶來的重建壓力了。

中銀膠囊塔(黑川紀章設計,1972年竣工)是2021年現存為數不多的代謝主義建築之一。此為塔樓模型,擺放於關根隆幸在該大樓裡擁有的一個房間裡。攝於2016年7月23日 © Jérémie Souteyrat
中銀膠囊塔(黑川紀章設計,1972年竣工)是2021年現存為數不多的代謝主義建築之一。此為塔樓模型,擺放於關根隆幸在該大樓裡擁有的一個房間裡。攝於2016年7月23日 © Jérémie Souteyrat

同時期建造的其他大樓,幾乎都已經被拆除。因為大樓日益老舊,需要巨額資金用於維護。而對於公共建築來說,人口減少也會產生重大影響。我從2016年開始著手策劃拍攝代謝主義建築。但此前拍攝的一些建築後來被拆除了,其他大多數也面臨即將被拆除的命運。

儘管代謝主義運動著眼於未來,但從結果來看,也都遵循著推倒又重建的迴圈,就如同自古延續下來的神道傳統一樣。

本文中介紹的圖片,捕捉到了日本各地殘存的代謝主義建築在其周圍環境中存在的「最終面貌」。選自法國Lézard Noir出版社2020年11月出版的寫真集《L’architecture du futur au Japon : Utopie et Métabolisme》(日本的未來建築:烏托邦與代謝主義運動)專題策劃所拍圖片。

何謂代謝主義運動?

1960年,世界設計大會在東京舉行。會上,由年輕的建築師、設計師組成的團體(成員包括黑川紀章、菊竹清訓、槙文彥、大高正人、榮久庵憲司、粟津潔以及評論家川添登等)發佈公開宣言《METABOLISM/1960——城市規劃提案》。代謝主義就是源於該宣言的一種建築理念。這種理念是以生物學中細胞的「新陳代謝」為模型,提出城市和建築都應順應社會發展和人口成長的現狀而有機成長。代謝主義運動作為一個並非發源於歐美圈的建築運動,聞名世界。

中銀膠囊塔

設計:黑川紀章(1934-2007年)
地址:東京都中央區銀座
竣工時間:1972年

樓體由140個10平方公尺大小的膠囊艙體組成。據說當初曾以「商務人士的世外桃源」為廣告詞,在各大商場促銷。這其中一個艙體就為關根隆幸所擁有。2005年他和妻子花了400萬日圓買下一個艙體後,一直參與大樓的保護和再利用項目。2007年,根據大樓業主投票結果,決定重建。但是,後來項目投資公司倒閉。此後,一部分業主繼續出手購買艙體,大樓的保護和再利用活動得以持續開展。2021年春,決定將大樓賣給計畫就地重建的房地產公司,預計於2022年3月之後將其拆除。

(左)透過東京高速公路高架橋,可以看到中銀膠囊塔。攝於2016年10月6日 (右)關根隆幸是擁有膠囊艙體的業主之一。攝於2016年7月23日 © Jérémie Souteyrat
(左)透過東京高速公路高架橋,可以看到中銀膠囊塔。攝於2016年10月6日 (右)關根隆幸是擁有膠囊艙體的業主之一。攝於2016年7月23日 © Jérémie Souteyrat

國立京都國際會館

設計:大谷幸夫(1924-2013年)
地址:京都市左京區
竣工時間:1966年

這是日本興建的首個國立會議設施,1997年在此簽署了《京都議定書》。會館占地面積15.6萬平方公尺,與寶池公園相鄰,將日本傳統合掌造與現代建築樣式完美融合是其獨自特點。除了1966年完工的主館之外,1985年擴建了活動廳,1998年擴建了Annex廳。這些都是由大谷幸夫及大谷研究室負責設計的。

攝於2016年6月14日 © Jérémie Souteyrat
攝於2016年6月14日 © Jérémie Souteyrat

山梨文化會館

設計:丹下健三
地址:山梨縣甲府市
竣工時間:1966年

該建築作為山梨日日新聞社、山梨放送等山日YBS集團(山梨放送集團)所屬企業的辦公大樓使用。屋頂安裝著過去用於發射類比廣播信號的巨型天線。由於結構上有圓形支柱和橫樑支撐,無需用牆壁隔開樓層,可以更加自由地佈局空間。到目前為止,樓層經過擴建改建,建築面積已經從竣工時的1.8萬平方公尺擴展到了現在的2.19萬平方公尺,充分發揮了代謝主義思想的價值。

攝於2016年7月7日 © Jérémie Souteyrat
攝於2016年7月7日 © Jérémie Souteyrat

東光園

設計:菊竹清訓(1928-2011)
地址:鳥取縣米子市
竣工時間:1964年

面對本海的皆生溫泉,有「山陰的熱海」之稱。東光園,是當地一家老字型大小旅館新建的飯店新館。由六根巨大的頂樑柱支撐著上層的客房樓層,造型容易讓人聯想起神殿。各根頂樑柱以加強柱和水準橫樑加固支撐,用鋼筋水泥重現了傳統木結構建築的構造。設計師菊竹清訓是代謝主義運動的創始成員之一。

攝於2016年9月9日 © Jérémie Souteyrat
攝於2016年9月9日 © Jérémie Souteyrat

出雲大社廳舍

設計:菊竹清訓
地址:島根縣出雲市(現已拆除)
竣工時間:1963年

出雲大社內的社務所「廳舍」,是在燒毀於1953年的木造辦公樓基礎上重建的。以出雲地區常見的曬稻子木架為意象,在兩根巨大的柱子上架起了一根40公尺長的橫樑,造型壯觀。重視防火性能,採用了鋼筋混凝土的現代工藝,同時又注意整體風格與神社內神聖古老的氛圍相協調。2016年11月被拆除,甚為遺憾。

攝於2016年9月9日 © Jérémie Souteyrat
攝於2016年9月9日 © Jérémie Souteyrat

NOA大廈

設計:白井晟一(1905-1983年)
地址:東京都港區麻布台
竣工時間:1963年

該辦公樓位於東京塔附近的飯倉十字路口,以黑色圓筒形外觀為其顯著特徵。不少企業的辦公室和斐濟駐日大使館等入駐其中。建築設計師白井晟一二戰前曾在柏林大學留學,學習哲學和哥特式建築設計,在該建築的設計中投射了他對黑暗與光明的哲學思考。圖為在NOA大廈入口大廳仰望所見的天花板。

攝於2016年10月13日 © Jérémie Souteyrat
攝於2016年10月13日 © Jérémie Souteyrat

廣島和平紀念公園

設計:丹下健三等
地址:廣島縣廣島市中區
竣工時間:1954年

1949年,日本國會決定,將被原子彈破壞的轟炸中心區域約10公頃土地建成和平紀念公園,同年舉行了競標活動。丹下健三和東京大學研究室3名成員(淺田孝、大穀幸夫、木村德國)聯合提交的設計方案,從約140件應徵方案中脫穎而出。丹下健三的方案,是在與東西貫穿廣島市的和平大道垂直相交、正對原子彈轟炸圓頂屋的方向,沿一條直線建造了紀念館和紀念碑,形成一個廣場。這是「代謝主義之父」丹下健三,在發起代謝主義運動的數年之前參與的首批大型項目之一。

相關報導:廣島和平紀念公園:反核與和平的象徵

2016年9月10日撮影 © Jérémie Souteyrat
2016年9月10日撮影 © Jérémie Souteyrat

科威特駐日大使館

設計:丹下健三
地址:東京都港區三田
竣工時間:1970年

廣島和平紀念公園建成16年之後,象徵丹下健三國際知名度的建築,就要數這座科威特駐日大使館了。以此為契機,丹下健三後來在波斯灣地區各國參與了許多建設項目。2017年公佈了大使館改建計畫,預計2020年4月完工。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著手拆除,改建計畫似乎已被取消。

攝於2017年7月7日 © Jérémie Souteyrat
攝於2017年7月7日 © Jérémie Souteyrat

都城市民會館

設計:菊竹清訓
地址:宮崎縣都城市(現已拆除)
竣工時間:1966年

作為宮崎縣第二大城市都城市開展各類文化活動的據點,40年來一直被市民廣泛使用。但由於整體老化,維護費用不斷上升,2007年該設施被關閉。因其保有菊竹清訓設計的獨特形態,被認為是代謝主義建築的代表作之一,有呼聲要求保存該建築,但最終於2019年7月開始拆除,2020年3月拆除工程完工。

攝於2017年5月8日 © Jérémie Souteyrat
攝於2017年5月8日 © Jérémie Souteyrat

空中之家(Sky House)

設計:菊竹清訓
地址:東京都文京區大塚
竣工時間:1958年

菊竹清訓親自設計的住宅(圖片中央下方,轎車停放的地方)。該建築由四根鋼筋混凝土牆柱支撐,在空中形成立方體形狀的居住空間。剛建成時,周圍並沒有高樓。可根據周圍環境和家庭成員構成的變化不斷擴建改建,是代謝主義理論應用在居住空間上的一個實例。

攝於2017年7月6日 © Jérémie Souteyrat
攝於2017年7月6日 © Jérémie Souteyrat

膠囊屋K

設計:黑川紀章
地址:長野縣北佐久郡
竣工時間:1973年

黑川紀章為自己和家人在輕井澤附近建造的別墅。中央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核心豎井,進入大門上樓梯,直通客廳。在核心豎井四周安裝了4個與中銀膠囊大樓同款的膠囊艙體,作為兩間臥室、廚房和茶室。已經確定,從2021年秋季開始作為住宿設施對外租賃。

攝於2017年4月4日 © Jérémie Souteyrat
攝於2017年4月4日 © Jérémie Souteyrat

靜岡新聞·靜岡放送東京分社大樓

設計:丹下健三
地址:東京都中央區銀座
竣工時間:1967年

大樓高57公尺,地面部分為12樓,位於JR新橋站附近、外堀通和西銀座通交匯之處。基於代謝主義思想設計,採用了從圓筒形核心向外延伸出箱型辦公室的特殊形態。在第2張圖片中處於前方靠左位置。東京高速公路繞樓半圈而過。右手邊汐留方向則是中銀膠囊塔(隱約可見紅褐色屋頂)。這兩棟建築落成之初,都是周邊一帶的最高建築。

攝於2017年7月7日 © Jérémie Souteyrat
攝於2017年7月7日 © Jérémie Souteyrat

攝影、撰文:Jérémie Souteyrat

標題圖片:位於東京都中央區的中銀膠囊塔,已定於2022年3月之後拆除(攝於2016年7月23日)

經濟成長 寫真 建築 出雲大社 廣島 和平紀念公園 膠囊型 建築師 寫真集 丹下健三 代謝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