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入門

日本的無障礙設施——在90%以上的大型機場和車站得到普及

社會

機場、鐵路、公共汽車等交通設施及主要公共設施,越來越多地開始設置能夠配合輪椅使用的洗手間,鋪設由日本人發明的導盲磚。2020年東京奧運帕運申辦成功,在此推動下,包括道路地面高差、劇院和體育館的無障礙化,以及「心靈無障礙化」活動等在內,都有望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

不斷推進之中的無障礙公共交通設施

在供公眾使用的公共交通設施中,主要的無障礙舉措有消除高差、上述的鋪設導盲地磚、設置身障人士專用洗手間、配備盲文說明文字、確保輪椅使用空間、完善車輛和機身的設備等。

車站裡的盲文票價一覽表、自動售貨機上的盲文標識、坡道扶手上的盲文標識板、電梯等都是很好的例子,而且,必要時車站工作人員還會親自為乘客提供幫助。

車站月臺閘門上也有盲文標識
車站月臺閘門上也有盲文標識

讓我們對日均乘客3000人以上的交通設施的無障礙狀況做一個比較。

通過設置電梯和坡道,成功消除高差的比例,機場是85%,渡輪碼頭是88%,汽車客運總站是82%,火車站是83%(2014年3月)。然而,日本約有9500個火車站,從總體來看,高差消除率僅為43%。在一些尚未解決高差問題的車站,基本還是依靠車站工作人員的幫助。

身障人士專用洗手間的設置率分別是機場100%、客運碼頭71%、汽車客運總站63%、火車站80%,相對來說比較完備。

截至2014年3月末,車門處沒有高差、地面到汽車地板的高度在30cm以下的「低地板公共汽車」占運行車輛總數的33%。其中,首都圈的東京都交通局、大阪市交通局等,在車輛更新過程中,逐步向低地板公共汽車過渡,其中4家公司已完全實現了公車的低地板化,而且行業整體都在向這個方向發展。

車站內的電梯
車站內的電梯

下一頁: 建設方便老年人、身障人士、育兒家庭等所有人的城市

關鍵詞

鐵路 老年人 無障礙 機場 車站 洗手間 身障人士 孕婦 輪椅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