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勝町,一個致力於垃圾100%回收利用的「零廢棄」小鎮

生活 自然環境

自從20年前提出「零廢棄」目標以來,通過不懈的努力,上勝町的廢棄物回收利用率已達日本國內領先水準,還作為引入永續生態系統的成功個案備受海外關注。如今,這個人口僅1415人的小鎮,以「零垃圾」運動圖振興,邁向了下一個大挑戰。

實現廚餘垃圾零回收是一個重大突破

零廢棄中心是上勝町的標誌性建築,如今也已成為觀光資源。運營負責人大塚桃奈告訴我們:「上個世紀90年代之前,這個地方一直是垃圾野外焚燒場。」

大塚桃奈是零廢棄中心運營公司的CEO(Chief Environmental Officer)
大塚桃奈是零廢棄中心運營公司的CEO(Chief Environmental Officer)

由於環境問題相關法規的執行力度加強,在野外焚燒的垃圾處理方式被叫停。1997年,上勝町開設了「日比谷垃圾站」,居民自帶垃圾分類投放的做法就始於此。最初的垃圾類別為9種,但第2年達到22種,成長了一倍以上。到了2001年關閉焚燒爐時,進一步類別細化為35種。

居民在家中進行的垃圾分類。人們先用紙袋等進行大致歸類,再帶到垃圾回收站分類投放
居民在家中進行的垃圾分類。人們先用紙袋等進行大致歸類,再帶到垃圾回收站分類投放

細化垃圾分類勢必增加居民負擔。據介紹,為了獲得居民的理解,町政府工作人員走遍町內55個村落,向居民進行了細緻的說明。

最成問題的是佔據家庭垃圾總量4成之多的廚餘垃圾。如果沒有這些容易腐爛、發臭的垃圾,居民需要丟棄的垃圾數量和頻率就能減少,負擔也就不那麼重了。於是,町政府呼籲每家每戶都安裝堆肥器,利用這種裝置將廚餘垃圾分解後轉化為堆肥。為此,政府提供專項津貼,居民僅承擔1萬日圓即可購買市場價5萬日圓的電動堆肥器。如今,上勝町堆肥裝置的普及率達到約80%。

電動堆肥器。堆肥無任何異味
電動堆肥器。堆肥無任何異味

大塚桃奈稱:「在上勝町,居民的房子散佈於山間,挨家挨戶收垃圾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因此,通過普及堆肥器大量削減廚餘垃圾的做法是一個突破性的舉措。由於農戶多,堆肥也能得到有效的利用。而且,當地有大量的杉樹,杉木屑正好被用來製作堆肥。再者,這樣一來,沒有廚餘垃圾和焚燒爐的垃圾回收站就能保持潔淨、不臭的環境,也正因此,挨著垃圾回收站建飯店的想法才得以實現。這的確是一項一舉多得的舉措。

廚餘垃圾搖身變成農肥
廚餘垃圾搖身變成農肥

下一頁: 垃圾成本可視化

關鍵詞

環保城市 觀光 環保 飯店 德島 四國 地方創生 地區經濟 高齡化 移居 上勝町 SDGs 循環型社會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