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刀具之都岐阜縣關市,感受刀匠傳承之技術與精神

文化 生活 技術 觀光旅遊

室町時代,日本刀具之鄉岐阜縣關市曾經聚集了300多名製作刀具的匠人。在全國為數眾多的流派中,關鍛冶(關市的刀匠,或由關市刀匠鍛造的刀劍總稱——譯註)鍛造的刀具被評價為「最具實戰性」。關市的刀具製作傳統傳承至今,作為廚刀、剪刀、剃刀的著名產地而舉世聞名。我們探訪了關鍛冶傳承館以及世界聞名的刀具製造商貝印的工廠,親身感受匠人的精湛技藝和精神。

現代廚刀製作技藝也爐火純青

位於關市北部、長良川上游岐阜縣郡上市的大和劍工廠,2022年11月剛剛發售了一款名為「關孫六-要」的廚刀。

這款刀的刀刃弧度和緩,以常見於鐮倉時代的日本刀「鳥居反」(整體弧度均勻,彎曲最大的部分在刀身的中間,樣式很像日本神社的鳥居門——譯註)為參照製作而成,據說使用時能非常高效地加力。刀背前端傾斜的切割形狀是受到日式廚刀的影響,便於進行切割肉筋這種精細的操作。另外,刀柄也是比較容易握持的八角形,在細節上也追求廚刀的功能性。

據公司市場本部設計部的大塚淳介紹,「關孫六-要」在設計上不僅追求美觀,還注重是否易於切割的實用性。但這款刀令日本刀迷心動的匠心設計,比如讓人聯想到孫六兼元的「三棵杉刃紋」,還是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品牌頂級產品「關孫六-要」。三棵杉刃紋是向名匠孫六兼元致敬
品牌頂級產品「關孫六-要」。三棵杉刃紋是向名匠孫六兼元致敬

在工廠裡,製刀分為刀尖的磨削、鏡面研磨、磨礪等約30道工序。刀尖的厚度以0.1mm為標準,這道工序的鑒定每一把刀也都是人工完成的。

我們觀看了使用這款刀烹飪的現場,刀刃非常鋒利,不會破壞食材的組織結構,切面平滑美觀。現如今「和食」已然受到全世界的青睞,我們親身感受到,正因為廚刀製作繼承了日本鍛刀的傳統工藝,其細膩的口味才得以呈現。

 「濕式研磨」是最重要的工序,有多年經驗的工匠才能勝任
「濕式研磨」是最重要的工序,有多年經驗的工匠才能勝任

輕熟的馬鮫魚切起來也乾淨俐落,美麗的截面凸顯出食材的優質
輕熟的馬鮫魚切起來也乾淨俐落,美麗的截面凸顯出食材的優質

關鍛冶傳承館

  • 地址:岐阜縣關市南春日町9-1
  • 開館時間:上午9點-下午4點半
  • 閉館日:每週二、節日的次日(均不包括休息日)、年末年初
  • 入館費:成人300日圓、高中生200日圓、小學生和國中生100日圓
  • 交通:從長良川鐵路「Sekiterasumae」站徒步約5分鐘

採訪、撰稿、攝影:nippon.com編輯部

關鍵詞

岐阜 刀具 日本刀 指甲剪 貝印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