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遺產三內丸山遺跡,重新定義繩文時代

觀光旅遊 歷史 文化

2021年7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北海道東北偏北繩文遺跡群」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遺跡群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位於青森市的大型村落遺跡——三內丸山遺跡。本文將為您介紹留有繩文時代餘韻的遺跡風景、出土文物,以及附屬設施繩文時遊館。

正式啟動調查30年後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依據日本特有的時代劃分方式,繩文時代是從西元前13000年到稻耕文化普及的彌生時代(西元前3世紀至西元3世紀)為止,長達1萬多年。當時,在世界其他地區,人們已開始過上了定居生活,從事農耕、畜牧等。而在日本,人們以狩獵、採集、捕魚為主,聚居在村落裡。人們使用陶器和弓箭,相距較遠的村落之間通過交易、祭祀、禮儀,形成了同一個精神世界。

2021年7月,展現日本固有文化的村落遺跡和群葬墓地「北海道・北東北的繩文遺跡群」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遺跡群由17處遺跡組成,其中最為知名的是青森市三內丸山遺跡(青森市大字三內字丸山)。該遺跡位於沖館川沿岸的高地上,占地面積達42公頃,是一處大型村落遺跡。據推測,在距今約5900年至4200年前,人們在此處過著定居生活。

從高處拍攝廣闊的三內丸山遺跡。村落的主幹道寬達12公尺
從高處拍攝廣闊的三內丸山遺跡。村落的主幹道寬達12公尺

三內丸山遺跡標誌性的大型立柱建築(左)和大型豎穴式建築(右)
三內丸山遺跡標誌性的大型立柱建築(左)和大型豎穴式建築(右)

如今,在復原了豎穴式住宅和大型立柱建築的遺跡上,建起了繩文時遊館。繩文時遊館裡有供文物展示的三丸博物館,有對出土陶器進行黏合、修復的修復室,還有商店、餐廳等。三內丸山遺跡交通方便,位於青森站西南約3公里處,現已成為青森縣的代表性景點。不過,正式的挖掘調查工作始於1992年,歷史尚短。

而且,當時縣政府還計畫待調查結束後,在遺跡上建造一座縣營棒球場。

三內丸山遺跡的入口。上圖中,入口右後方是繩文時遊館
三內丸山遺跡的入口。上圖中,入口右後方是繩文時遊館

繩文時遊館內展出的遺跡全景立體模型。穿過右後方的「時遊隧道」,大片遺跡便映入眼簾
繩文時遊館內展出的遺跡全景立體模型。穿過右後方的「時遊隧道」,大片遺跡便映入眼簾

眾多發現重新定義繩文文化

人們很早便已知曉這片土地上存有遺跡。江戶時代初期的《永祿日記(館野越本)》中記載:「在三內村,出土了大大小小的陶器和土偶。」然而,這裡從未引起重視,20世紀末,還被納入青森縣綜合運動公園擴建項目。

在挖掘調查中被發現的遺構和出土文物顛覆了人們此前對繩文的認識。原來,繩文人不只是過著被氣候、狩獵等自然環境因素左右的生活。人們在遺跡中發現了他們栽種栗子、釀造果酒的痕跡,還有鯛魚、鰤魚、鯖魚等的魚骨。由此可見,繩文人充分利用大自然的饋贈,已經過上了定居的生活。

在三丸博物館內,真人大小的人偶等重現了繩文時代的生活
在三丸博物館內,真人大小的人偶等重現了繩文時代的生活

「北谷」曾是繩文人的垃圾場。這是一處含水量豐富的低濕地,因此物品不易被氧化,至今仍殘留著漆器等木製品,樹木的果實,動物、魚等的骨頭等等
「北谷」曾是繩文人的垃圾場。這是一處含水量豐富的低濕地,因此物品不易被氧化,至今仍殘留著漆器等木製品,樹木的果實,動物、魚等的骨頭等等

經年累月堆積起來的生活廢棄物。先後挖出的陶器和石器等是按年代順序分佈的
經年累月堆積起來的生活廢棄物。先後挖出的陶器和石器等是按年代順序分佈的

豎穴式住宅遺跡約650棟,其中有長32公尺、寬9.8公尺的大型豎穴式建築。對此,有觀點認為,同一時期一起居住於此的最多有近500人。村落的主幹道寬達12公尺,長逾420公尺。研究人員認為這條主幹道一直延伸至海邊。路兩側的墓地中,還出土了箭簇、垂飾等陪葬品。

出土文物中包括產自北海道、佐渡的黑曜石,新潟縣糸魚川的翡翠,岩手縣久慈的琥珀,等等。由此可見,當時這裡的人交易對象的範圍很廣。

復原後的豎穴式建築。室內中央設有火爐
復原後的豎穴式建築。室內中央設有火爐

在村落中央附近發現的大型豎穴式建築物遺跡。據推測,這是一處集會或共同作業的場所
在村落中央附近發現的大型豎穴式建築物遺跡。據推測,這是一處集會或共同作業的場所

遊客可以一窺立柱建築(復原品)的內部
遊客可以一窺立柱建築(復原品)的內部

從解說展板可以看出,這裡出土的文物原產地分佈極廣
從解說展板可以看出,這裡出土的文物原產地分佈極廣

調查最大的發現是6個直徑2公尺、深2公尺的柱坑。柱坑以4.2公尺的間隔整齊排列,每排3個,共2排。這表明當時的人們已掌握了測量技術。

柱坑中還殘留著栗樹木柱的一部分,直徑約1公尺。這些木柱的四周和底部做了燒焦的防腐處理,因此得以殘存至今。關於這座大型立柱建築原本是什麼,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是一處高達20公尺的祭祀場所」。可以肯定的是,當時的人們已具備高水準的建築技術。

大型立柱建築遺跡被保存於一座半圓形屋頂的建築內。此處地下水充沛,這也是栗樹木柱得以留存至今的一個原因
大型立柱建築遺跡被保存於一座半圓形屋頂的建築內。此處地下水充沛,這也是栗樹木柱得以留存至今的一個原因

復原後的大型立柱建築和保存著柱坑的半圓形屋頂建築
復原後的大型立柱建築和保存著柱坑的半圓形屋頂建築

1994年7月,各媒體紛紛報導大型立柱建築遺跡被發現一事,瞬間激起了日本全國民眾對繩文文化的關注。僅僅過了1個月,時任青森縣知事北村正哉便當機立斷,決定中止棒球場建設項目,對遺跡進行保護並加以有效利用。

2000年,三內丸山遺跡成為日本國家特別歷史遺跡。3年後,這裡出土的約2000件文物成為重要文化財產。這為該遺跡最終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提供了巨大助力。

在三丸博物館的「繩文人的內心」主題展區,陳列著許多重要文化財產
在三丸博物館的「繩文人的內心」主題展區,陳列著許多重要文化財產

這是三內丸山遺跡的出土文物中,尤為知名的大型板狀土偶(重要文化財產)
這是三內丸山遺跡的出土文物中,尤為知名的大型板狀土偶(重要文化財產)

大型遺跡讓繩文餘韻長留

如果想提高遊覽這一大片遺跡的效率,可以參加免費的參觀團。參觀時間約為1小時,導遊志工會向遊客詳細解說繩文時代的生活和挖掘調查時的情況等。

導遊介紹說,有的遊客覺得「居然想在如此珍貴的遺跡上建造棒球場,真是暴殄天物!」。其實,公園擴建計畫亦功不可沒。通常,遺跡調查的挖掘面積較小,難以掌握全貌,而且費時。正因為此處曾計畫建設棒球場,面積大,所以才能在短時間內發現如此大型的村落遺跡和眾多文物。

目前,三內丸山遺跡的挖掘調查仍在進行之中。導遊志工在參觀結束前說道:「就在我擔任導遊以來,新的發現依然接連不斷。這片遺跡讓繩文餘韻長留,請大家一定再來參觀。」

有的導遊志工參加過挖掘作業,因此會在講解中穿插介紹一些珍貴的逸聞趣事
有的導遊志工參加過挖掘作業,因此會在講解中穿插介紹一些珍貴的逸聞趣事

大型立柱建築內部。導遊志工妙語生花,讓人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繩文時代
大型立柱建築內部。導遊志工妙語生花,讓人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繩文時代

參觀完遺跡後,您可以去逛一逛繩文時遊館。三丸博物館展出約1700件珍貴出土文物,包括陶器、土偶、石器等500件重要文化財產。在還原繩文人生活的展區,精心設計的展板,真人大小的人偶,連兒童都能輕鬆理解。

修復室採用玻璃牆設計,遊客可以旁觀出土文物的修復過程。就在修復室所在的方位,還有一面高6公尺的「繩文Big Wall」,上面嵌有5120塊陶器碎片,頗為壯觀。

部分展品前有QR code。用智慧手機讀取即可觀看解說視訊
部分展品前有QR code。用智慧手機讀取即可觀看解說視訊

擺滿珍貴出土文物的陶器展臺
擺滿珍貴出土文物的陶器展臺

經過精心擺放的刀形石器和石針等
經過精心擺放的刀形石器和石針等

修復室的玻璃牆上掛著展板,上面介紹了挖掘工作的步驟。上圖左側,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出土文物的修復作業
修復室的玻璃牆上掛著展板,上面介紹了挖掘工作的步驟。上圖左側,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出土文物的修復作業

魄力十足的「繩文Big Wall」,位於修復室和地下收藏庫之間的樓梯井
魄力十足的「繩文Big Wall」,位於修復室和地下收藏庫之間的樓梯井

無論是製作小型土偶和勾玉的手工體驗坊,還是繩文時代相關商品琳琅滿目的博物館商店,都能給遊客留下美好的回憶。在「五千年之星」餐廳,用繩文人或許吃過的栗子、橡子、古代米等烹製的菜品深受好評。

如果想進一步感受繩文餘韻,可以驅車20分鐘左右前往小牧野遺跡。在那裡,您可以望著三內丸山遺跡沒有的環狀石陣,暢想當時人們的生活和文化。

博物館商店裡出售各種T恤、小型物件、文具等三內丸山遺跡原創紀念品,還有土偶、勾玉的手工藝體驗包
博物館商店裡出售各種T恤、小型物件、文具等三內丸山遺跡原創紀念品,還有土偶、勾玉的手工藝體驗包

左側是由栗子、橡子、山藥製作而成的「繩文烏龍麵」,右側是用古代米(紅米)搭配栗子、扇貝、山菜等煮成的「繩文古飯團」
左側是由栗子、橡子、山藥製作而成的「繩文烏龍麵」,右側是用古代米(紅米)搭配栗子、扇貝、山菜等煮成的「繩文古飯團」

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小牧野遺跡(青森市大字野澤字小牧野)就位於青森機場不遠處
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小牧野遺跡(青森市大字野澤字小牧野)就位於青森機場不遠處

三內丸山遺跡

  • 地址:青森縣青森市三內字丸山305
  • 開放時間:上午9點—下午5點。※黃金周及6月1日—9月30日,開館時間延至下午6點
  • 休息日:每月第4個星期一,12月30日至1月1日
  • 門票:成人410日圓,大學生和高中生200日圓,國中生以下免費
  • 交通:從JR青森站搭乘開往三內丸山遺跡的市營巴士,約30分鐘抵達;從JR新青森站出發,徒步30分鐘,或搭乘區間班車「nebutan號」,約15分鐘抵達

採訪、攝影、撰文:nippon.com編輯部

觀光 世界遺產 東北 博物館 繩文文化 遺跡 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