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口英世紀念館:展示世界知名細菌學家的豐功偉績

觀光旅遊 歷史 醫療健康

野口英世是一位為人熟知的細菌學家,他的頭像被印在一千日圓紙鈔上。幼年時期,野口的左手被嚴重燙傷,但他依舊潛心鑽研醫學,一生不斷與傳染病博弈。他的事蹟如今仍然感動著許多人。在疫情蔓延的當下,位於福島縣豬苗代町的野口英世紀念館重新受到了人們的關注,這裡保存著他的故居,向觀眾展示著他一生的豐功偉績。

嚴重燙傷後,棄農求學

細菌學家野口英世(1876-1928年)出生於福島縣會津地區的豬苗代町(曾經的翁島村),是當地一戶貧困農戶的長子,他的一生橫跨明治、大正、昭和三個時期。幼年時期,野口的左手因嚴重燙傷而落下病根。儘管如此,他依舊以美國為據點,在歐洲、南美、非洲潛心研究黃熱病和梅毒,並3次被提名為諾貝爾醫學獎候選人。

野口的故居如今仍保留在原地。為了保護房子的稻草屋頂免受雨雪侵蝕,當地建造了這座野口英世紀念館。

野口英世紀念館位於國道49號線沿線。紀念館右側保留著野口的故居
野口英世紀念館位於國道49號線沿線。紀念館右側保留著野口的故居

紀念館的部分建築起到了屋簷的作用,為故居遮風擋雨。右後方是磐梯山
紀念館的部分建築起到了屋簷的作用,為故居遮風擋雨。右後方是磐梯山

進入紀念館後,可以先去參觀野口的故居。1歲半時,野口清作(即後來的野口英世)跌入家中的地爐。這導致他的左手手指粘連,將來難以作為農民從事體力勞動。於是,母親野口鹿決定將兒子培養成「靠學問立身」的人。

在野口故居的壁龕立柱上,刻有他去東京參加醫師資格考試之際留下的一句話——「志不得償誓不還」。

這個地爐深刻影響了野口的人生
這個地爐深刻影響了野口的人生

野口將自己的決心刻在左側的壁龕立柱上後,出發前往東京
野口將自己的決心刻在左側的壁龕立柱上後,出發前往東京

下一頁: 得遇恩師,立志為醫

關鍵詞

福島 會津若松 野口英世 博物館 會津 北里柴三郎 北里研究所 醫學 病毒 細菌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