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淨法寺塗」工藝,打造出越用越光亮的簡約美餐具

藝術 觀光旅遊

保存文化遺產必不可缺的國產漆,大約有7成是產自岩手縣二戶市淨法寺地區。這裡保留的「漆搔」(割漆)技法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包括盛岡市等周邊地區在內,這裡一直傳承著奈良時代以來的漆器「淨法寺塗」傳統。

使用多年後能盤出漂亮的包漿

淨法寺塗,是由將木材切削成型的匠人「木地屋(木工)」和負責從打底到「中塗」「上塗」工藝的「塗屋(漆工)」共同創作而成。據介紹,僅上漆就有四十多道工序,要耗時3個月之久。江戶時代需要獻給藩國的淨法寺塗漆器還有貼上金箔的豪華款,但無論古今,最基本的還是簡約設計款。它儘量不做「加飾」,拒絕添加圖案和花紋,多為黑色和朱紅色的純色設計。而且,在完成「上塗」之後也不做拋光。最終呈現磨砂質感,還原了生漆原本的美感,沒有別的歷史悠久「傳統工藝品」那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反而散發著平易近人的氣息。

「想讓人感到漆樹林近在身邊,展現高檔漆料的優勢,簡約設計就是最好的選擇。正因為是每天都要用到的東西,我們Urumi工藝才選擇憑藉手感上乘、不易膩味的純色漆最終呈現的效果來參與競爭。」(藤村)

Urumi工藝店內一排排設計簡約的餐具(提供:Shoepress)
Urumi工藝店內一排排設計簡約的餐具(提供:Shoepress)

經過不斷地水洗和抹布擦拭後,表面的磨砂顆粒會被磨平,逐漸顯現出鏡面的光澤。Urumi工藝還對比展示了新品和盤得鋥亮的10年老碗,據說不少客人是被用久之後的深色光澤所吸引才決定購買的。

「只要不全裂開,它就可以修補,所以我覺得它是當今這個時代更應該重新重視起來的環保型工藝品。用上個5年10年後,餐具會變得富有光澤。每次客人拿著老餐具過來修補時,我都會覺得他們是帶著一位家庭成員來找我的。」(藤村)

與新品湯碗的比較展示。右邊是用了10年後光澤中帶上些許紅色的湯碗(提供:Urumi工藝)
與新品湯碗的比較展示。右邊是用了10年後光澤中帶上些許紅色的湯碗(提供:Urumi工藝)

下一頁: 傳統不能丟

關鍵詞

觀光 世界遺產 東北 傳統工藝 盛岡市 伴手禮 漆器 二戶市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