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源於新潟的「遊動的寶石」(上)——暢銷海外,售價甚至達到一尾數千萬日圓

文化 財經 生活 歷史

身披豔麗的彩衣,優雅地遊來遊去。錦鯉被譽為「活著的藝術」「遊動的寶石」。原本是在新潟縣中越地區的山區,人們養來食用的鯉魚,而今變身為高級觀賞魚,受到了以歐美為中心全世界人們的喜愛。

作為復興的象徵,成為新潟縣的縣魚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日本經濟復甦時期開始,新潟縣就致力於振興錦鯉的出口業務。20世紀60年代,將錦鯉放在塑膠袋中注入氧氣進行空運的方式得到應用,錦鯉在夏威夷日裔中傳播開來,並逐漸在歐美地區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愛好者。

新潟縣的養鯉戶正式轉向出口的一大原因是他們在2004(平成16)年的新潟中越地震中受災嚴重。當時,不僅建築物被損壞,養殖池也因龜裂而漏水,山崩使水路堵塞,停電使供氧馬達停擺,這導致大量錦鯉死亡。據說有的養鯉戶甚至損失了所養錦鯉的8成。

地震發生1個月後,還沒得到清理的山古志的錦鯉魚池(時事)
地震發生1個月後,還沒得到清理的山古志的錦鯉魚池(時事)

為了保護發源於本地的錦鯉,養鯉戶們開始走上復興之路,同時也收到了來自海外錦鯉愛好者們的鼓勵和暖心支持。當時正值國內需求頂峰已至,而以中國為主的亞洲各國對錦鯉的需求正盛,養鯉戶們與行政部門意識到打造錦鯉品牌的重要性,加大了出口,尋求復興後的出路。

2017年,新潟縣將錦鯉定為「縣觀賞魚」,視之為復興的象徵。現在,新潟縣產錦鯉約8成面向海外銷售,約占日本全國錦鯉出口量的6成。

伊佐養鯉場在養殖池旁設置的拍攝棚。他們之前就利用網路向海外銷售錦鯉,疫情時期更是加大了投入
伊佐養鯉場在養殖池旁設置的拍攝棚。他們之前就利用網路向海外銷售錦鯉,疫情時期更是加大了投入

下一頁: 海外愛好者中有很多鑒定高手

關鍵詞

美國 中國 新潟縣 出口 庭園 鯉魚 錦鯉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