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源於新潟的「遊動的寶石」(上)——暢銷海外,售價甚至達到一尾數千萬日圓

文化 財經 生活 歷史

身披豔麗的彩衣,優雅地遊來遊去。錦鯉被譽為「活著的藝術」「遊動的寶石」。原本是在新潟縣中越地區的山區,人們養來食用的鯉魚,而今變身為高級觀賞魚,受到了以歐美為中心全世界人們的喜愛。

從雪國冬天的蛋白質來源到「遊動的寶石」

錦鯉誕生於日本江戶時代後期新潟縣中越地區的古志郡二十村鄉(現長岡市、小千谷市、魚沼市的一部分)。這裡的人們原本以食用為目的飼養黑鯉魚。由於坐落在「豪雪地帶」,到了冬天,這裡的物流就會中斷,鯉魚便成為珍貴的蛋白質來源。於是,在溫暖的季節裡,人們在用於引水入田的水池裡飼養鯉魚。到了冬天,或把魚轉移到家裡的池子中蓋上蓋子,或將陶管之類的管道沉入水池供鯉魚過冬,避免其毀於大雪。據說,還有人在家裡的地板下建造魚池來養魚。

由於反覆進行近親交配,偶爾出現了因突變而全身紅色的緋鯉。後來,被稱為「淺黃」的品種從鄰村進入這裡,受泥質土壤和軟水的影響,一部分鯉魚的顏色變成了白色。一般認為,這兩種鯉魚相結合,產生了白底紅斑的「紅白」品種。

被稱為「錦鯉故鄉」的長岡市山古志地區的風景。乍看仿佛是梯田,其實現在大多用作飼育錦鯉的野池
被稱為「錦鯉故鄉」的長岡市山古志地區的風景。乍看仿佛是梯田,其實現在大多用作飼育錦鯉的野池

丸博養鯉場的「淺黃」錦鯉獲得「第80部協議會理事長獎」。這個品種是錦鯉的源頭品種
丸博養鯉場的「淺黃」錦鯉獲得「第80部協議會理事長獎」。這個品種是錦鯉的源頭品種

「山區長時間被大雪封鎖,人們只能在村裡互相誇耀自家錦鯉長成了什麼樣的顏色和花紋。或許正是這類閒聊逐漸發展為品種改良的出發點,人們開始思考『如果讓這種和那種結合,也許會生出這樣顏色和花紋的鯉魚』。後來舉行品評會展示成果,應該也是這麼來的。」

關於錦鯉文化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擔任全日本錦鯉振興會新潟地區長的伊佐養鯉場伊佐光德先生作如上推測。「紅白」與後來出現的「大正三色」(魚身添了被稱為「墨」的黑色斑紋)、「昭和三色」(魚身「墨」色一直鋪到魚嘴)並稱為「御三家」,成為錦鯉的代表品種。後來,在明治後期作為食用魚進口的、大而少鱗的德國鯉魚的巨大影響下,錦鯉的品種不斷地增加,據說現在總共已有82種了。

錦鯉走向日本全國的契機是1914(大正3)年的東京大正博覽會,當時,錦鯉作為「越後變種鯉」被介紹給世人。錦鯉還曾經被稱為「色鯉」「花鯉」「模樣鯉」等,直到昭和10—20年期間,錦鯉這個名字才廣為人知。

伊佐先生帶我們參觀越冬用養殖池
伊佐先生帶我們參觀越冬用養殖池

伊佐養鯉場的「昭和三色」錦鯉在「新潟縣錦鯉品評會」上榮獲「水產廳長官獎(綜合第2名)」
伊佐養鯉場的「昭和三色」錦鯉在「新潟縣錦鯉品評會」上榮獲「水產廳長官獎(綜合第2名)」

下一頁: 作為復興的象徵,成為新潟縣的縣魚

關鍵詞

美國 中國 新潟縣 出口 庭園 鯉魚 錦鯉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