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的無窮潛力:高柴DEKO屋敷「本家大黑屋」第21代當家・橋本彰一

文化 藝術 觀光旅遊 技術

本文詳述「本家大黑屋」的橋本彰一製作「張子」(和紙貼偶)的技藝,與其充滿企圖心的創作活動。他守護著「三春張子」這項福島縣郡山市從江戶時代延續至今的傳統,同時也透過與著名藝術家合作等方式,推出富含新意的作品。

震災之後,開始新挑戰

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彰一也開始把「張子有無窮潛力」的想法轉化為具體行動,而2011年3月11日的東日本大震災,是促成這項轉變的重要因素。

高柴地區地層堅實,幾乎沒有因為地震引發災情。這裡雖然離福島第一核電廠約有50公里之遠,但當事故消息傳出時,仍令他感到恐懼,想著「難道必須離開福島」。

即便電力跟水都能正常使用,彰一還是有好一段時間沒有動手工作。然而,看著電視上救援東北的行動日漸擴大,他心中也開始湧起積極正向的心情,覺得必須有所行動。此時浮現在他心中的,是寓意著「跌倒七次,爬起八次」,用以祈求勝利的著名吉祥物「達摩不倒翁」。「我當時想,這能成為重新站起來,完成重建的象徵。」彰一如此回顧。

他翻箱倒櫃地從倉庫裡把塵封許久的巨大達摩翁木模找出來,創作出「復興祈願達摩翁」。「三春達摩」不同於一般圓滾滾的達摩不倒翁,其特徵在於細長的造型、紅通通的臉和一雙「八方睥睨」的眼睛。充滿魄力的表情,不論從哪個角度看去都宛如被瞪視似的,據說有消災解厄的力量。

他在達摩翁身體部分寫上「復興」,把達摩不倒翁帶到各地舉辦的東北物產展或其他活動上,讓到場的客人在上面留言打氣。達摩翁上面寫滿了溫暖鼓舞的話語,獲得許多媒體報導介紹。

「復興祈願達摩翁」上,滿滿的白色字跡都是祈禱重建的留言。
「復興祈願達摩翁」上,滿滿的白色字跡都是祈禱重建的留言。

與知名藝術家聯手,催生出各式創新張子

接下來,2011年6月,彰一參加了由前日本足球國家隊選手中田英壽推動的「REVALUE NIPPON PROJECT」,這是一項旨在繼承與發展日本傳統文化的計畫。

他加入了由知名時尚品牌「A BATHING APE®」創業者NIGO®領軍的團隊,與世界聞名的室內設計師片山正通聯手,共同創作出高達2.4公尺的巨型張子北極熊。彰一表示,這跟他平常創作的規模差很多,而且為了「重現毛感實在煞費苦心」。透過讓和紙的纖維起毛,創造出栩栩如生的質感,這頭北極熊後來成為該企劃的代表性作品,屢屢獲得報導。

「TAKE ACTION CHARITY GALA 2011」中展出的北極熊張子,以和紙精緻地呈現出毛髮質感。(照片提供:橋本彰一)
「TAKE ACTION CHARITY GALA 2011」中展出的北極熊張子,以和紙精緻地呈現出毛髮質感。(照片提供:橋本彰一)

接下來,各式各樣的案子找上門來,在設計新國立競技場的建築師隈研吾主導的「Ejp(East Japan Project)」中,彰一負責「不倒筆」的製作。「不倒筆」靈感來自福島・會津地區的張子傳統童玩「不倒小法師」與「紅牛偶」,原本遲遲找不到工匠,後來彰一雀屏中選。

製作張子的技術固然在日本各地傳承了下來,但近年連木模都能製作的工匠已愈來愈罕見。彰一從小就近距離看著家人製作張子長大,又受過專門的美術課程訓練,所以才有能耐參加這樣的企劃案,得以從傳統向外踏出一步,創作出饒富新意的作品。

「不倒筆」是2013年的作品,設計原案出自主掌MOUNT FUJI ARCHITECTS STUDIO的建築師原田真宏。
「不倒筆」是2013年的作品,設計原案出自主掌MOUNT FUJI ARCHITECTS STUDIO的建築師原田真宏。

2016年由設計師JUNKO KOSHINO設計的聯名商品「腰高虎」與達摩不倒翁,至今仍擺在本家大黑屋的架上販售;拿來放當地名產「厚奶油吐司」的「張子奶油BOX」,由於做工幾可亂真,蔚為話題,也替行銷故鄉郡山出了一份心力;這幾年來,他也開始挑戰「穿戴在身上的張子」,創作出「DEKO眼鏡」與「和紙首飾harico」等作品。

「危機與轉機彼此互為表裡,陷入艱困處境時,更必須採取行動才能脫離困境。當你開始試著行動,就會牽起人與人的緣分,獲得許許多多新發現。我也因此才得以感受到,傳統不光是守舊即可,更要持續創造出新意才行。」彰一說道。

JUNKO KOSHINO設計的張子,斑馬般的創新花紋令人印象深刻。
JUNKO KOSHINO設計的張子,斑馬般的創新花紋令人印象深刻。

郡山人熱愛的心靈美食「厚奶油吐司」,扎實質感栩栩如生。
郡山人熱愛的心靈美食「厚奶油吐司」,扎實質感栩栩如生。

下一頁: 讓FUKUSHIMA逆轉翻紅

關鍵詞

東日本大地震 觀光 東北 福島第一核電廠 傳統工藝 福島 人偶 傳統工藝品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