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起去逛名古屋城:絢麗豪華的本丸御殿與天守閣時隔多年再次交相輝映

文化 歷史 觀光旅遊

名古屋城是尾張德川家的居城,修築此城是為了防衛江戶到大阪的中點地帶。忠實復原重建的本丸御殿從2018年起對外開放,有近代城郭最高傑作之稱的本丸內城再次復活。在天守閣木造結構復原工程開工之前,讓我們去看看其與本丸御殿的交相輝映吧。

德川幕府的重要據點孕育出大都市名古屋

名古屋城最為知名的,莫過於古城樓屋頂金光閃閃的金色鴟吻——金鯱。作為名古屋城的城下街區發展起來的愛知縣名古屋市,現在已成為居住著230萬人的日本中部地區最大城市。名古屋城作為該市的象徵,一直深受廣大市民喜愛。對於江戶幕府來說,名古屋城是最重要的要塞,竣工於1612年。

蹲守在大天守閣屋頂的「金鯱」,是名古屋的象徵。圖片左邊(北側)為雄性,右側為雌性。
蹲守在大天守閣屋頂的「金鯱」,是名古屋的象徵。圖片左邊(北側)為雄性,右側為雌性。

德川家康於1609年下令修築名古屋城,這是關原大戰戰勝豐臣家的9年之後。當時,還在徹底消滅豐臣家殘餘勢力的大阪之陣(1614-1615年)之前,豐臣秀吉之子秀賴還固守在大阪城裡。德川家認為,在位於聯結幕府所在地江戶和上方(即關西)的東海道中點位置尾張(愛知縣西部),有必要建造一座防禦能力超強的要塞。

在那之前,尾張藩的中心是清洲城(愛知縣清須市)及其周邊城鎮。但由於地處沿河低地,時有水患,地基也比較脆弱,一直是個不省心的問題,因此決定在熱田高地修築新城。那裡曾是織田信長年輕時居住的據點那古野城所在地。

從外護城河西側遠眺名古屋城天守閣
從外護城河西側遠眺名古屋城天守閣

1610年,德川幕府動員全國的大名協助開始築城,即所謂的「天下普請」。此舉一方面是測試「外樣大名(與德川家關係較疏遠的地方諸侯——譯注)」們的忠誠度,同時也有借此削弱他們財力的意圖。修築石牆垣等負擔較重的任務,德川幕府下令由從前追隨豐臣家的西部諸藩大名來承擔。以「築城高手」之稱名滿天下的熊本藩大名加藤清正,自願承擔了修築天守台石牆這一最重要的任務,只用了三個月左右就完工了,成為史上一段佳話。

名古屋城正門附近、名古屋能樂堂前安放著加藤清正的銅像
名古屋城正門附近、名古屋能樂堂前安放著加藤清正的銅像

最終,這座城堡交付給了始于家康第九子德川義直的尾張德川家。名古屋城成為德川禦三家最重要的居城,從這一點也能看出江戶幕府對此地是多麼重視。五層高的大天守屋頂上裝飾著一對用純金打造的鴟吻——金鯱,盡顯德川家的威勢。1615年完工的本丸御殿,既是藩主住所,也兼做尾張藩行政機關,裡面裝飾得金碧輝煌、絢麗豪華。

城下街區也鋪設了棋盤網狀道路,並把武士、工匠、商人、神社寺廟等從清洲整體搬遷過來,名古屋迅速繁華了起來。

透過重要文物西南角望樓遠眺大天守。這些石牆垣是由外樣大名負責施工修建的。
透過重要文物西南角望樓遠眺大天守。這些石牆垣是由外樣大名負責施工修建的。

下一頁: 計畫木結構復原的天守閣

關鍵詞

愛知縣 戰國時代 德川幕府 名古屋 名古屋城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