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繁華商業地帶「Kita」和「Minami」是怎麼回事?

觀光旅遊

有關大阪的旅行指南中頻頻出現「Kita」和「Minami」的字樣。寫成漢字就是「北」和「南」。雖說關西圈以外的人對此也多少有些瞭解,但對具體的地區劃分卻搞不清楚,不用說,對外國遊客更是倍感困惑。而且,大阪作為下屆世界博覽會的舉辦地,最近又出現了「Nishi」(西)這個說法。

從梅田站更名,看出大阪人的執著

關西地區的兩大民營鐵路公司阪急和阪神,在2019年10月將「梅田站」更名為「大阪梅田站」。此舉的目的自然無需對當地居民解釋,在赴日外國遊客快速成長的背景下,更名是為了簡單明瞭地告訴大家:「梅田」即是「大阪市中心的中樞車站」。

直通梅田站的阪急阪神百貨公司的阪神梅田總店
直通梅田站的阪急阪神百貨公司的阪神梅田總店

阪急和阪神的「梅田站」,與4條JR線路的交會的「大阪站」相鄰,由地下通道連為一體。這裡每天上下車人數,阪急為51萬人,阪神為17萬人,JR大阪站為87萬人,形成了西日本地區最大的客運交通樞紐。儘管如此,由於站名不同,關西地區以外的遊客,尤其是外國人,很難想到這兩個車站幾乎就等於是同一個車站,常會出現東找西找,不知所措的情況。有一個非常出名的笑話,說是一個乘客從JR線大阪站下車後,在車站前搭上計程車,要求去梅田站,結果讓計程車司機非常傷腦經。

而且,大阪Metro(原大阪市營地鐵)也有幾條線路,站名大同小異,包括每日乘客人數達44萬人的御堂筋線的梅田站、谷町線的東梅田站和四橋線的西梅田站。這些車站都在大阪站附近,徒步即可到達,因此更是讓人感到困惑。如此拘泥於「梅田」這個地名,或許體現了大阪人對這片土地的深厚的感情吧。

地鐵梅田站沒有改名的打算
地鐵梅田站沒有改名的打算

百貨公司「HEP FIVE」的紅色摩天輪是梅田,以及Kita的標誌
百貨公司「HEP FIVE」的紅色摩天輪是梅田,以及Kita的標誌

大阪還有一個讓遊客摸不著頭緒的是「Kita(北)」和「Minami(南)」。這個說法在大阪市的條例和正式文宣中也經常能看到,可見在當地基本已被認知並通用。但「Kita(北)」從哪裡開始,「Minami(南)」又到哪裡為止,則沒有一個明確的範圍界定;況且,也沒有這樣的地址門牌或車站的站名。關西圈以外的人大致知道「Kita(北)」是指梅田和大阪站一帶以及北新地,「Minami(南)」 是指道頓堀和難波站周邊的繁華地帶,但是從機關單位和媒體發佈的資訊以及個人的使用情況來看,納入「南」或「北」的車站和地點都不盡相同。

「Minami(南)」的難波有JR線的JR難波站、近鐵(近畿日本鐵道)和阪神線的大阪難波站。難波二字在日語裡是多音詞,因此大阪Metro和南海電車公司採用了平假名,標記為「なんば(Nanba)」,以避免讀錯。這個站名也容易讓人迷惑
「Minami(南)」的難波有JR線的JR難波站、近鐵(近畿日本鐵道)和阪神線的大阪難波站。難波二字在日語裡是多音詞,因此大阪Metro和南海電車公司採用了平假名,標記為「なんば(Nanba)」,以避免讀錯。這個站名也容易讓人迷惑

下一頁: 「Kita」和「Minami」的說法,源於江戶時代

關鍵詞

觀光 鐵路 大阪市 大阪 名勝 關西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