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的年末年初:各種除舊迎新的冬季傳統活動

文化 生活 歷史

歷史悠久京都擁有許多古老的神社、寺廟和街巷,一年四季各種活動繽紛多彩,尤其在年末年初,盛大的傳統慶典和民俗活動接連舉行,大街小巷洋溢著新年氣氛,構成冬日特有的風景。

■京都年末的活動

祇園「事始」

每年12月13日,祇園(位於東山區)的藝妓和舞妓們都會結伴外出,拜訪教授自己彈琴跳舞等技藝的師傅和平日裡給予自己關照的「茶屋」等,這一傳統習俗稱做「事始」。藝妓會送上京都話的問候語「おことうさんどす」,意思是「看到您很忙碌,說明生意興隆,真是再好不過了」。

從這一天開始,花街柳巷就要提早開始準備新年,向平日裡給予自己關照的人送上「鏡餅」。這些身著和服外出問候新年的藝妓們的身影,也告知了普通的京都市民年關即將到來。近年來,許多人會在「事始」的當天帶著相機聚集在祇園,以拍下這一華美的傳統活動。

「事始」之日,外出問候新年的祇園藝妓們。她們穿戴的和服、腰帶和飾品通常都是配套的
「事始」之日,外出問候新年的祇園藝妓們。她們穿戴的和服、腰帶和飾品通常都是配套的

「終弘法」和「終天神」

位於京都南區的東寺與和歌山縣高野山、香川縣善通寺齊一起,並稱為弘法大師(空海)的三大靈跡。21日是空海的忌辰,因此,每個月的這一天,寺廟內都舉行名為「弘法市」的集市,各類古董、古藝術品攤位鱗次櫛比。每年12月舉辦的集市被稱為「終弘法」,是一年中人最多,最熱鬧的。五重塔下,出售古董、來年生肖擺件等新年用品、柿餅、章魚燒的攤位,多達上千家。

人頭攢動的東寺「終弘法」
人頭攢動的東寺「終弘法」

位於京都上京區、供奉菅原道真的北野天滿宮,每月25日舉行名為「天神市」的集市,每年的最後一次集市被稱為「終天神」,場面同樣熱鬧非凡。在這裡,除了銷售各種正月用品、盆栽花木的店鋪外,寺廟內還有耍猴表演,歡聲笑語在神社內回蕩。此外,從「事始」到「終天神」期間,香火錢700日圓即可獲得北野天滿宮特製的新年幸運梅乾「大福梅」。

北野天滿宮「終天神」,各種攤位鱗次櫛比
北野天滿宮「終天神」,各種攤位鱗次櫛比

購買正月用品的祭拜客
購買正月用品的祭拜客

撣塵掃除

每年12月20日早上7點左右和9點左右,位於下京區的西本願寺和東本願寺都會分別舉行大掃除——撣塵,由信眾將佛堂內堆積了一年的灰塵清掃乾淨。相傳這項傳統活動始於室町時代(1336-1573年),也就是淨土真宗的中興之祖蓮如的活躍時期。

在西本願寺的撣塵掃除,用竹棍敲打榻榻米的女子們
在西本願寺的撣塵掃除,用竹棍敲打榻榻米的女子們

西本願寺在撣塵掃除中使用的最古老的大團扇
西本願寺在撣塵掃除中使用的最古老的大團扇

撣塵掃除時,信眾們會用竹棒有力地拍打榻榻米地板,灰塵隨著拍打之聲在佛堂裡飛揚,然後用大扇子將灰塵扇到堂外。這一傳統活動,也包含了人們對平安無事地度過了一年的喜悅之情。

東本願寺的撣塵掃除一景
東本願寺的撣塵掃除一景

試敲除夜之鐘

每年年末,位於東山區的淨土宗總寺院知恩院,在除夕夜鐘聲敲響之前,在12月27日舉行和實敲同樣的試敲活動。知恩院的大鐘為日本最大級,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遺產。鐘高約3.3公尺,口徑約2.8公尺,重約70噸,與奈良東大寺和京都方廣寺的梵鐘並稱為日本三大梵鐘。

試敲活動在白天舉行
試敲活動在白天舉行

大鐘由17名僧人協力敲響。1名僧人拉著主繩,發出「準備——!」的號令,另外16名僧人拉著輔繩,隨聲重複,然後齊聲喊道「來吧!」,用全身之力拉動木槌,撞響大鐘。知恩院的大鐘只在除夕夜、淨土宗創始人法然上人的圓寂法會以及這個試敲活動上才會被敲響。

1名僧人手持主繩,另外16名僧人拉著輔繩,協力敲響大鐘
1名僧人手持主繩,另外16名僧人拉著輔繩,協力敲響大鐘

下一頁: ■京都的新年活動

關鍵詞

觀光 京都 正月 神社 祭祀 歲末 寺廟 傳統活動 傳統習俗 除夕 除夕鐘聲 京都市 神社佛閣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