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起源解讀日本傳統禮儀

「禮金」與「帛金」:將祝福與哀思寄託於金錢之中

生活 文化 社會 教育

本系列專題旨在介紹日本的各種禮儀規範,不僅限於具體做法,還將通過對源頭的梳理揭秘其本質。本期將詳細介紹舉辦喜事或喪事時贈送禮金的習俗。

金額與包法承載著吉祥寓意

禮金的金額取決於與對方的關係,通常首位數字多為奇數,如5000日圓、3萬日圓等。這一習慣基於古代中國將奇數視為吉利數字的思想。特別是在送婚禮紅包的時候,因為偶數能被整除,會與「分離」聯繫起來,因此人們會避免送偶數禮金。假如要包2萬日圓的紅包,也要用1張1萬日圓和2張5000日圓的紙幣,讓數量為奇數。此外,與「死」和「苦」讀音相同的「四」「九」亦被視為禁忌的數字,會給受贈者帶來不愉快的感受,應儘量避免。

帛金不用新鈔,如果是新鈔,則需要折出折痕,並且還有將紙幣反面朝上放入帛金袋中的習慣(PIXTA)
帛金不用新鈔,如果是新鈔,則需要折出折痕,並且還有將紙幣反面朝上放入帛金袋中的習慣(PIXTA)

辦喜事或喪事時贈送禮金的紙袋,在日語中叫「金封」,上面要寫上贈送者的姓名、住址和金額。金額開頭要寫上「金」字,並以「円也」結尾,數位習慣用筆劃較多的漢字,即大寫數字書寫。例如15000日圓,就寫作「金壹萬伍仟円也」。這不僅是為了好看,也有防止篡改金額的作用。但如今,使用阿拉伯數字書寫也無妨。

按與新郎新娘的關係,看禮金的金額(採用回答最多的金額)

按與逝者的關係,看帛金的金額(採用回答最多的金額)

市面上出售的折形通常已折成最後送出的樣子,因此拆開來放入紙幣時要記住原來的形狀。禮金和帛金所用的折形,背面的折疊方式上下相反,這一點需特別注意。禮金的折形是下側在外,即開口向上,寓意「讓幸福不會灑落」。而帛金則相反,是為了「避免不幸堆積」,因此將上側折下來,開口朝下。

需要注意折疊順序及裝飾繩「水引」的方向
需要注意折疊順序及裝飾繩「水引」的方向

下一頁: 金封的裝飾也有講究

關鍵詞

禮儀 壓歲錢 現金 禮貌 鏡餅 喜事 喪事 帛金 禮金 贈答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