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起源解讀日本傳統禮儀

「禮金」與「帛金」:將祝福與哀思寄託於金錢之中

生活 文化 社會 教育

本系列專題旨在介紹日本的各種禮儀規範,不僅限於具體做法,還將通過對源頭的梳理揭秘其本質。本期將詳細介紹舉辦喜事或喪事時贈送禮金的習俗。

現金曾被視為藏汙納垢之物

日本人遇到升學、畢業、祝福孩子健康成長的七五三節、成人禮、就業、結婚、生子等喜事時,會贈送禮金,曰之「祝儀」。在人生的重要節點贈送金錢,是當今日本的一種文化。

然而在過去,人們普遍認為世間流通的現金,人人觸摸,是藏汙納垢之物,因而沒有以現金送禮的習慣。自古以來送禮文化基本以實物為主,使用現金是近代貨幣經濟發達之後出現的。出於「不要贈送汙穢之物」的心意,很多人會將未使用過的新鈔裝入禮金袋中。

各式各樣的禮金袋。一般來說,金額越高,使用的禮金袋越奢華(PIXTA)
各式各樣的禮金袋。一般來說,金額越高,使用的禮金袋越奢華(PIXTA)

相反,也有帛金這種送給遭遇不幸者的禮金,日語中叫「不祝儀」。在葬禮上送錢的習俗,室町時代就已在部分上流階層中出現;但一般來說,人們會準備供品或慰藉遺屬的食物,後來演變為帛金,以「供遺屬準備香火和鮮花」。

由於裸露現金會使其沾染更多汙垢,因此正確的做法是將現金裝入專用紙袋後再送出。文具店銷售各種各樣的禮金袋和帛金袋,其設計根據用途和所裝金額而有所不同。小額的帛金用信封類型的紙袋也無妨,但像結婚賀禮這種金額較高的禮金,會採用以和紙將禮金袋包裹起來的封套形式,稱為「折形」。這種做法源於武士家庭用和紙精美包裝贈品的禮儀。

下一頁: 金額與包法承載著吉祥寓意

關鍵詞

禮儀 壓歲錢 現金 禮貌 鏡餅 喜事 喪事 帛金 禮金 贈答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