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起源解讀日本傳統禮儀

「禮金」與「帛金」:將祝福與哀思寄託於金錢之中

生活 文化 社會 教育

本系列專題旨在介紹日本的各種禮儀規範,不僅限於具體做法,還將通過對源頭的梳理揭秘其本質。本期將詳細介紹舉辦喜事或喪事時贈送禮金的習俗。

壓歲錢源於分食年糕的習俗

長輩給晚輩發壓歲錢,是新年的傳統習俗。它的起源與另一新年慣例「開鏡餅」有關。

每到辭舊迎新之際,日本人會將年神迎接到供奉的鏡餅(扁圓形的年糕)之中,待年神離去後,敲開鏡餅做成「雜煮」(年糕湯)或「汁粉」(豆沙年糕湯)食用。這一習俗是為了將年神賜予的新靈魂「年魂」攝入體內,以抵抗疾病和災禍。按照舊曆,正月裡每個人都長了一歲,因此「年魂」可以說是神明賜予眾人的生日禮物。

正月裡分食年糕的習俗,在室町時代演變為贈送長刀或毛筆等物。而以金錢形式發「壓歲錢」,則是從二戰以後才開始的。

鏡餅既是供奉給年神的供品,也是神體依附之物。裝壓歲錢的袋子,日語稱「ポチ袋」(potibukuro),「ポチ」意為「僅有、一點點」,意即少量的金錢(PIXTA)
鏡餅既是供奉給年神的供品,也是神體依附之物。裝壓歲錢的袋子,日語稱「ポチ袋」(potibukuro),「ポチ」意為「僅有、一點點」,意即少量的金錢(PIXTA)

下一頁: 現金曾被視為藏汙納垢之物

關鍵詞

禮儀 壓歲錢 現金 禮貌 鏡餅 喜事 喪事 帛金 禮金 贈答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