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日本人愛鞠躬?
Guideto Japan
生活 文化 教育-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表達善意,促進和諧
鞠躬不僅表示敬意,還可以用來表達歉意或感謝,所以有時會引起外國人的誤解。比如,政治家或企業等在醜聞發生後的記者會上表示道歉時,相關人員都會在開場時先深深地鞠躬,這已經成為一種慣例;而另一方面,在棒球、足球等體育比賽中,運動員也會向觀眾或對手等鞠躬行禮,以示感謝。
有時,外國媒體及網友會誤解稱這種鞠躬是「為輸了比賽而道歉」,但實際上更多的則是以鞠躬的形式來表達「感謝大家的支持」「大家的加油給了我們力量」這樣的心情。2019年在日本舉行的橄欖球世界盃上,很多代表隊效仿東道主,無論勝負,在比賽結束後向觀眾席鞠躬致意,引發了熱議。
少年棒球隊員們在比賽結束後,不僅會向為自己加油呐喊的觀眾們鞠躬,還會向對手及其觀眾以及賽場鞠躬(PIXTA)
2019年橄欖球世界盃半決賽上,英格蘭對陣紐西蘭的比賽結束後,兩隊球員一同向球迷鞠躬致意,2019年10月26日(路透社)
另一方面,握手這一國際性問候禮儀卻沒有在日本人中普及開來。許多日本人甚至連握手問候時需要上下抖動幾下這種基本做法都不清楚。「握手」這一問候方式起源於通過「抖動交握的手」,確認雙方沒有暗自攜帶武器,這一點與鞠躬的起源有相似之處。然而,許多日本人卻只是握住對方的手。此外,還有些人一邊握手一邊鞠躬,但需要注意的是,這樣可能給人留下試圖回避眼神接觸的印象,顯得不夠坦誠。
由此可知,無論是鞠躬還是握手,都源自於為對方著想的心情。進而言之,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各種禮儀之所以存在,目的都是為了使人際關係更加融洽。另一方面,日本以鞠躬為代表的「非接觸型」問候方式的背後,還體現了注重「與他人保持距離感」的民族性格。並且,通過使用敬語來保持一定的心理距離,也是尊重對方的一種表現。
禮儀表達的是真心和誠意,背後必然有其意義。理解了文化背景,便能從看似拘謹繁瑣的禮節規矩中感受到蘊含其中的對他人的關懷與體貼,進而自然而然地將其付諸實踐。
2022年12月5日,在卡達世界盃淘汰賽中遺憾落敗後,日本代表隊主教練森保一向看臺上的支持者們深深鞠躬(路透)
主編:柴崎直人(SHBAZAKI Naoto)
岐阜大學研究所副教授。專業是從心理學角度研究禮儀教育體系。任小笠原流禮法總師,從事禮儀教師培訓工作
插图:Sato Tadasi
撰文:nippon.com編輯部
標題圖片:2023年橄欖球世界盃上,日本隊在小組賽中淘汰後,球員向觀眾們深鞠躬,2023年10月8日(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