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蘭盆舞:與祖先亡靈共舞的日本獨特風俗

文化 社會 生活

日本的廟會活動眾多,本系列專題我們每次將按類別選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3項進行介紹。本期介紹日本夏日裡的傳統活動「盆舞」,這是盂蘭盆節時眾人聚集起來跳的一種舞蹈,各地的舞蹈風格結合當地的風俗人情,各具特色。

岐阜縣的「郡上舞」

(郡上市,7月15日-9月9日)

郡上舞人人皆可參加,吸引著來自縣內外的盆舞愛好者。在「徹夜舞」期間,甚至還會運行早間的臨時列車
郡上舞人人皆可參加,吸引著來自縣內外的盆舞愛好者。在「徹夜舞」期間,甚至還會運行早間的臨時列車

岐阜縣奧美濃地區的「小京都」郡上八幡,保留著城下町時代的古老街道,沿街的水渠中流淌著從長良川引來的清澈河水。在這個美麗的盆地小鎮上,從400年前開始,每年夏季都會舉辦長達31夜的盆舞。其中,盂蘭盆節的4天是「徹夜舞」的高潮,人們通宵達旦跳到淩晨4點,直到東邊的天空微微泛白。

因舞蹈中包含踢腿讓鞋子碰撞地面發出聲響的動作,所以木屐是必備品。可以和浴衣一起在當地租借
因舞蹈中包含踢腿讓鞋子碰撞地面發出聲響的動作,所以木屐是必備品。可以和浴衣一起在當地租借

舞者圍成一圈,中間是身著統一浴衣的郡上舞保存會成員,他們的動作有條不紊,和諧流暢。被現場的氛圍所感染,參與者們也穿著各自心儀的浴衣加入其中,跟隨節奏舞動起來。

舞臺上,在三味線、太鼓、笛子、拍子木等樂器的伴奏下,演唱者唱起由當地風土孕育的10首民謠。《川崎》一曲由三重縣伊勢地區的河崎傳入,舞者隨著舒緩的節奏優雅地起舞。而《春駒》則歌頌了江戶時代著名駿馬產地郡上的榮耀,舞蹈中也可見鏗鏘有力的駕馭韁繩的動作。

古時候,郡上人前往伊勢參拜時,將當地的「河崎音頭」帶回家鄉,發展成了《川崎》
古時候,郡上人前往伊勢參拜時,將當地的「河崎音頭」帶回家鄉,發展成了《川崎》

關於郡上舞的起源,一說是江戶初期的藩主為了促進百姓間的和睦而推廣,另一說則認為源於因增稅痛苦不堪而發動起義的農民,他們希望將悲哀的歷史傳給後世。

總之,郡上舞已成為人們最喜聞樂見的娛樂方式。通宵達旦舞蹈之夜,大家不拘泥於身份地位,一起開懷暢飲、載歌載舞。在這座風土迷人、歷史悠久的山村裡,每到盂蘭盆節,人們都會跳起這曼妙而歡快的傳統舞蹈。

“三百舞”起源于郡上百姓为感谢藩主而献上的乡土舞蹈。当时的藩主对百姓一视同仁,无论身份高低,公平地分发给每人300文钱
「三百舞」起源於郡上百姓為感謝藩主而獻上的鄉土舞蹈。當時的藩主對百姓一視同仁,無論身份高低,公平地分發給每人300文錢

※文中所列的廟會時間均基於往年日程

圖片:芳賀Library

關鍵詞

岐阜 傳統文化 祭祀 盂蘭盆節 廟會 傳統 盂蘭盆 傳統活動 傳統習俗 盂蘭盆舞 秋田 大分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