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蘭盆舞:與祖先亡靈共舞的日本獨特風俗

文化 社會 生活

芳賀日向 [作者簡介]

日本的廟會活動眾多,本系列專題我們每次將按類別選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3項進行介紹。本期介紹日本夏日裡的傳統活動「盆舞」,這是盂蘭盆節時眾人聚集起來跳的一種舞蹈,各地的舞蹈風格結合當地的風俗人情,各具特色。

大分縣的「姬島盆舞」

(姬島村,8月14-16日)

每年都有新作誕生的「創作舞」
每年都有新作誕生的「創作舞」

姬島位於大分縣北部,是瀨戶內海上的一座小島,相傳為《古事記》中創國神話中出現的島嶼。儘管姬島的人口只有約1600人,但這裡卻傳承著極具特色的盆舞,每年吸引著超過島民人數的遊客前來觀賞。跳舞的場地被稱作「盆坪」,設在姬島港口的渡輪廣場以及6個村落中,舞者們從各自的村落出發,依次巡迴表演。

「創作舞」氣氛熱烈,每年都會誕生幾十種新的舞蹈,但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傳統舞」,女子身著和服、頭戴編笠跳起「猿丸太夫」,動作輕快優雅。男女成對起舞的「錢太鼓舞」和「Aya舞」中,男子的激烈動作與女性的優美姿態形成鮮明對比,別具一格。

上身赤裸的男子手持竹筒「Aya棒」,與女子成對跳「Aya舞」
上身赤裸的男子手持竹筒「Aya棒」,與女子成對跳「Aya舞」

最著名的「狐狸舞」起源於鐮倉時代的念佛舞。跳「狐狸舞」的孩子們把臉全都塗成白色,穿著通體純白的衣服,模仿狐狸的動作起舞,動作詼諧幽默。

「狐狸舞」原本是青年的舞蹈,二戰後改由小孩子們擔任主角
「狐狸舞」原本是青年的舞蹈,二戰後改由小孩子們擔任主角

自古以來,白狐被視為神的使者,與各地稻荷神社供奉的穀物之神一起受人崇拜。據島上的傳說,在盂蘭盆節期間裝扮成白狐,可以實現農業和漁業豐收的願望。

不知何時,裝扮成狸的孩子們表演的「狸舞」也加入到傳統盆舞之列。他們的裝扮十分可愛,吸引著遊客的目光。

創作舞逐漸成為經典舞蹈
創作舞逐漸成為經典舞蹈

下一頁: 岐阜縣的「郡上舞」

關鍵詞

岐阜 傳統文化 祭祀 盂蘭盆節 廟會 傳統 盂蘭盆 傳統活動 傳統習俗 盂蘭盆舞 秋田 大分

芳賀日向HAGA Hinata簡介與署名文章

堅持拍攝國內外節日慶典的攝影家。出生於1956年。將節日慶典和民俗表演的照片和資料進行存檔的「芳賀圖書館」代表。日本攝影家協會會員、日本旅行作家協會會員、全日本鄉土藝能協會會員。連載《週刊朝日百科 日本的節慶活動》(朝日新聞出版)系列,監修《越了解越有趣!日本的節慶活動大圖鑑》(PHP研究所),並有多部著作。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