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琴峰的扶桑逍遙遊

童話之城:小樽漫步

觀光旅遊 文化

在北海道諸多觀光景點裡,小樽運河人氣旺盛。1960年代曾出現填平運河鋪設道路的提案,遭到居民的強烈反彈,後來決定只將運河南半部填平一半,李琴峰寫道:「在夢境般的美景背後,也存在著極為現實的議論與折衝的歷史」。現在的小樽街道美如童話,卻又偶會撞見極其古怪的招牌,李琴峰獨自漫步在這幻想與現實交織的城市,心想:下次一定要帶著重要的人一起造訪。

寂寞與自由的天秤

接近傍晚,我離開小樽市中心,搭計程車前往「祝津全景展望台」。計程車罕見地是名女司機,見我獨自旅行,便不斷向我搭話。

「真羨慕能一個人旅行的人,我一個人就連餐廳都不太敢進去。」司機說。
「為什麼?」我問。
「總覺得很寂寞,又有點不好意思。」司機說。
「那工作時怎麼用餐呢?」
「我開計程車的嘛,就在便利商店買便當,在車上吃囉。」

與司機不同,我絕大多事都能自己一個人進行,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吃飯用餐,一個人外出旅行。大概因為我自己是這樣的性格,所以身邊的朋友也以獨立自主的女性居多。那計程車司機看在我眼裡,也是名了不起的職業婦女,但她卻說她無法獨自旅行或用餐。閒聊之中,說起她在小樽出生,在小樽長大,從沒離開過小樽。那是一種怎樣的人生,我實在頗難想像。但話說回來,我獨自旅行難道就不寂寞嗎?說不寂寞是騙人的。我只是把寂寞與自由放在天秤兩側秤量,而後選擇自由而已。

祝津全景展望台建於一座小丘上,面臨北方的海洋,是眺望夕照美景的絕佳景點。崖壁朝海洋伸出,岩石表面粗獷荒蕪,海面上隱約浮現數處礁岩,橙色火球緩緩沉入水平線下。回望來處,那裡有一座名為「祝津海洋樂園」的小小遊樂園,從山丘上往下望,就連摩天輪看起來也像玩具模型般小巧可愛。過了營業時間的遊樂園被蒼茫暮色包圍,帶著一種廢墟感。

從「祝津全景展望台」眺望夕陽
從「祝津全景展望台」眺望夕陽

天色暗下之後,我搭上公車回到小樽市中心。小樽運河已經點起了璀璨燈火,瓦斯燈與林蔭樹的燈飾溫暖的燈光照耀著透出絲絲涼意的濃藍天空。此處便是電影《致潤熙》裡,潤熙與純在輝煌光芒中重逢的地點。沿著運河河道蓋著許多古老紅磚倉庫與工廠,造就一種古典風情,其中有幾間現在用途已經改為折扣店、家庭餐廳與婚禮會場。

晚上8點,我搭上運河遊船。小樽運河並非由海的方向朝內陸深入,而是沿海岸的平行方向填海建成的。從水路可直接出海,運河的水位也會受到潮汐的影響。遊船先是駛往海上,而後又駛回運河,朝北而行,後又折返向南。

根據導覽員的解說,小樽運河分為河道較寬的「北運河」與河道較窄的「南運河」,其實本來寬度相同,都是40公尺,但在60年代,船運衰退、汽車普及之後,小樽市發表了要填平運河建造道路的計畫。不過這個計畫受到希望保存運河的居民的強烈反彈,因而中斷。經過10幾年的協商討論之後,雙方才得出一個折衷案:將運河南邊填平一半,建成道路,其餘不變。於是南運河的河道寬度成了北運河的一半,剩下的一半成了北海道17號道路「臨港線」的一部份。夢境般的美景背後,也是有著先人議論與折衝的現實歷史的。

離開小樽運河華美的夜景,走回旅館的途中,我將運河照片分享給朋友,朋友回我:「妳邂逅妳的潤熙了嗎?」我不禁笑了出來,回覆道:「可惜我就一個人獨自看這景色。」

我心想,這座童話般的美麗小城,下次一定要帶重要的人一同來訪。

標題圖片:小樽夜景

關鍵詞

觀光 北海道 歷史 臺灣 旅遊 李琴峰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