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入門

盂蘭盆(中元)節、盆(盂蘭盆)舞、掃墓──迎接並供奉先祖魂靈歸來的盂蘭盆節

社會 文化

這是點燃迎魂之火,迎接並祭祀先祖魂靈的儀式。盛夏的「盂蘭盆(中元)」節和新年、黃金週連假一樣,是一年中重要休假之一,期間,人們去掃墓,參加賽會,跳「盆(盂蘭盆)舞」等。

掃墓祭拜

掃墓

祖先魂靈回到家來的8月(7月)14、15日兩天,對於昔日的老百姓而言,是一年當中和正月一樣的少有的假期。如今,人們仍然在盂蘭盆節期間安排夏季休假,回到故鄉省親,去祖先的墓地,清掃墓碑,供上鮮花,並點香拜祭祖先。

盆(盂蘭盆)舞

「盆(盂蘭盆)舞」是對祖先之靈表達迎接、祭奠和送行的舞蹈。直至今天,每到夏天的盂蘭盆節,人們還會在寺廟和街道廣場跳盆舞,不過很多地方的盆舞已經脫離了原來的目的,演變成各地區熱鬧非凡的夏季活動。最常見的形式,一是以表演「和太鼓」(日本鼓——譯註)的高臺為中心圍成一圈翩翩起舞,最有名的是岐阜縣的「郡上舞」;另一種是在街道上列隊邊走邊跳,德島縣的「阿波舞」就是其代表,聞名全國。

ORICON STYLE網站的「你喜歡的盆舞歌曲」調查結果顯示,不是學校裏教學唱的歌曲《拉網小調》這首北海道日本海沿岸一帶的民謠排名第1,排名第2的是《東京音頭》,由日本卡通《哆啦A夢》誕生而來的《哆啦A夢音頭》排名第3。

盆舞

「盆舞」一詞在南美和「壽司」、「卡拉OK」一樣已融入當地語言,在阿根廷拉普拉塔(La Plata)市郊外的村落裏,盆舞成為一年一度的萬人大集會活動,人們擺起攤販,身穿「浴衣」(日本人夏季穿的薄布長衫——譯註)圍成一圈,日裔、西班牙裔、義大利裔的阿根廷人縱情歡跳直至深夜。

盆舞2013 La Plata(youtube)

「盆舞」簡單易學,它基本上是在不斷反覆同一舞蹈動作,因此初學者也能輕鬆掌握,穿上「浴衣」加入到跳舞人群中,歡樂倍增。南半球和北半球的人們和著鼓聲圍成一圈同歡共舞,這是夏夜裏再好不過的祭奠活動了。

標題圖片:盂蘭盆節燈籠(lantern)舞

靜岡縣沼津市居民聚集在海邊點燃盂蘭盆節的「迎魂火」(圖片提供:Batholith

關鍵詞

盂蘭盆節 阿波舞 先祖 精靈馬 迎魂火 送神火 掃墓 中元節 假期 大文字五山送火 放河燈 盆舞 盂蘭盆舞 郡上舞 拉網小調 東京民歌 機器貓歌舞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