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入門

便當

社會 文化

隨時隨地想吃就吃、攜帶方便的日本便當――「BENTO」。美觀精緻,食材考究,冷飯冷菜也依然美味。動漫裡美餐便當的場景,加上健康又實惠的特點,使它廣受關注。便利商店、超市、車站等,都推出了各具特色的便當,可選範圍也越來越廣。

用心獨妙的便當,讓你隨時隨地能美餐一頓

從包裡取出便當,解開包裹布,打開盒蓋。拿上筷子或叉子,就能隨時隨地,想吃就吃。過去,為了在狩獵、打仗、農耕或捕魚時也能吃上一口飯,人們外出時都隨身帶上「便當」。

據傳,日本最早出現便當盒和便當專用的容器,是在16世紀後半期(安土桃山時代)。到了江戶時代(1603~1867年),人們在賞櫻、遊船、雛祭(3月3日,日本女孩子的節日——譯註)的時候也開始享用便當。從早到晚泡在戲院裡看戲,幕間休息時吃的「幕內便當」,即是在19世紀的江戶時代末期出現的。

幕內便當

如今,只要使用保溫飯盒,就能讓你外出也能吃上暖暖的濃湯或涼涼的水果。飯盒的可選範圍也很廣,例如具有殺菌效果的杉木材料盒、可以和保冷劑一起使用的「Get-Cool」等。像「HAKOYA」這類的便當盒、烹飪道具專賣店也有很多。京都還有法國人托馬斯(Bertrand Thomas)開的便當盒專銷店BERTRAND(Bento & Co)。

下一頁: 新鮮的飯菜確實健康,可每天起早做便當也很痛苦

關鍵詞

便當 飯團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