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資料庫

日本的電力結構:2030年的核電比例控制在20~22%

財經 社會

日本未來理想的電力結構(energy mix)應該是怎樣的?根據政府決定的發展方針,到2030年,電力結構中的核電比例在20~22%之間,再生能源發電比例在22~24%之間。但國內對此還存在意見分歧。

核電廠「運轉40年以上」的可能性

不過,針對2030年要將目前全面停運的核電廠發電比例提高到20~22%這一方針,也有專家提出了異議。地震前,國內核電廠有54個反應爐在運轉,包括發生事故的東電福島第一核電廠1~6號機組在內的11個反應爐已確定將作廢爐處理。此外,由於活斷層的存在和設備不符合最新標準等原因,另有近10個反應爐能否投入運轉也不確定。

而且,福島核電廠事故後修訂的核反應爐管控法規定,核電廠的壽命「原則上為40年」。如果遵守這一規定,那麼2030年度的核電比例將下降至15%以下。要想達到20%以上,必須讓相當數量的核電廠超期運轉。因此,該法中允許例外「運轉60年」的情況將會趨於常態化。

應提高再生能源比例的呼聲

綜合資源能源調查會分組委員會在確定本次電力結構方案的討論過程中,各方專家學者對核電及再生能源的比例,並未最終達成一致意見。分組委員會委員、東京理科大學研究所教授橘川武郎就政府方案指出,「需要實施大膽修訂,將2030年的核電比例控制在15%左右,再生能源比例提高到30%左右」。

今後,這份能源結構方案將每隔3年修訂一次,以便能夠適應未來的環境變化。儘管這是政府提出的有關能源政策的基本方針,但國內在此問題上的爭論還在繼續。

撰文:nippon.com編輯部 原田和義

標題圖片:九州電力川內核電廠1號機組的反應爐廠房內,原子能規制委員會的檢查官們正在檢查確認設備的性能,2015年4月16日,鹿兒島縣薩摩川內市(媒體團代表攝影:時事通信社)

關鍵詞

能源基本計劃 再生能源 核電 電力結構 energy mix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