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資料庫

百歲以上老人逾5萬

社會 生活

2014年,日本的成人尿布銷售額超過了嬰兒尿布。這是日本走在少子老齡化社會前列的最明顯的象徵。人口減少、社保成本增加等帶來的影響日趨深刻。一路追趕已開發國家的新興工業化國家,也在向老齡化社會邁進,還開始了借鑒日本以應對未來的各種嘗試。

超老齡化:日本踏入前所未見的領域

世界上年齡最大的女性、大川Misao(大阪市東住吉區)以117歲高齡於今年4月1日去世時,歐美媒體再次聚焦「超老齡社會」日本。大川之後,生於19世紀並依然健在者,全世界現在只有4人了。

據厚生勞動省統計,截至2014年9月,日本百歳以上老人有58,820人,比上一年增加了4,482人。他們中間,女性占87.1%。

世界上百歲以上老人有316,600人(2012年聯合國推算)。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健康狀況的改善,人類的平均壽命延長,老齡化程度在世界範圍內也不斷提高。日本人口年齢的中值現在是45歲,預計到2025年將超過50歲,在這一點上也反映出人口老齡化的進展程度。

百歲以上老人占人口的比例,日本是每10萬人中42.76人,高居世界第一,大大多於位居第二的法國(36.5人)。從絕對數來看,日本也是世界第一。位居第二的美國,為53,364人(2010年的數據)。

各國百歲以上老人

國名 年份 每10萬人
日本 58820 2014 42.76
法國 24214 2015 36.5
義大利 17884 2014 29.42
韓國 14592 2014 29.06
泰國 17883 2012 26.8
西班牙 12033 2013 26.44
加拿大 7569 2011 22.31
英國 13780 2013 21.49
德國 17000 2012 21
瑞典 1798 2010 19.1
澳洲 4252 2011 18.75
美國 53364 2010 17.3
全世界(推算) 316600 2012 4.44

(單位:人,根據聯合國和各國的統計數據製作)

百歲以上的日本人,在1963年調查開始之初為153人,其後於1998年突破了1萬人。到2012年已經超過了5萬人,正以每年3,000至4,000人的速度增加。美國的老年醫學研究組織(Gerontology Research Group)預測,2050年日本百歲以上將達70萬人,大大超過美國的40萬人。

新興工業化國家:老齡化速度呈追趕日本之勢

世界人口在18世紀後半期以工業革命為契機急速增加。1950年,全球人口為26億人,2011年增至70億人,據聯合國人口基金推算,2050年將達到93億人。在人口增加的同時,老齡化率也在世界範圍內不斷提高,2010年為7.6%,2060年估計將達到18.3%。

猶如在追趕率世界之先進入超老齡社會的日本一樣,其他已開發國家以及主要新興工業化國家的老齡化也在急速加劇。亞洲各國,特別是韓國,2005年的老齡化率為9.3%,而到2060年預計將猛增至33.6%,這個速度甚至高於日本。泰國、越南、中國的老齡化速度估計也會很快。在國家經濟沒有充分發展的情況下,社會進入老齡化,必須在非常短的準備階段內應對養老金、護理、醫療等問題,因此它們將面臨迄今各已開發國家所不曾經歷過的狀況。

在這種情況下,自2007年開始,日本的國際協力機構(JICA)對最快有可能在2024年成為老齡社會的泰國,開始進行老齡化對策的技術合作。最大限度地利用該國依然存在的社區力量,同時在為期四年的時間裏,實施了「構建社區中面向老年人的綜合型保健醫療和福利服務模式項目」(通稱CTOP)。

泰國全國據稱有100萬人規模的保健義工,CTOP充分利用這一人力資源,整合了垂直分割管理體系下保健醫療領域和福利領域中的老齡服務,構建了一個旨在高效提供服務的全新模式。而且,自2013年開始實施了一個為期五年的「需援助老人的護理服務開發項目」(通稱LTOP),這是專門以老年人為對象的技術合作項目。

下一頁: 愈發顯著的少子化趨勢

關鍵詞

少子化 老齡化 勞動年齡人口 人口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