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資料庫

阻礙「停爐」的核汙水:徹底解決,尚無眉目

科學 技術 社會

今年的3月11日,我們迎來了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發生後的第5個年頭。儘管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採取了①清除放射性物質、②阻止地下水的流入、③防止核汙水洩入海洋這3項對策,但整整4年過去後的今天,依然沒有完成目標計劃。如果核汙水對策沒有頭緒,那麼接下來的停爐計劃也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

增設焊接型蓄水槽

「避免核汙水洩漏」對策的重點是修建全長780m的「海邊擋水牆」。沿著1~4號機的防洪堤,築起一道直達海底深處的鋼鐵「擋水牆」,從而防止核汙水通過地下流入海洋。此項工程2011年10月動工,到今年1月已經完成了約770m。目前正在實施擋水牆內側的填埋作業。

同時還在增設和更換核汙水蓄水槽。2013年8月,約300t高濃度核汙水從法蘭盤水槽外洩。洩漏量創下歷史最高記錄,據原子力規制委員會評估,其嚴重性達到國際核事故分級表中的「3級」(8個等級中從低到高排序的第4位),屬於「大事故」。法蘭盤水槽是用螺栓鉚接鋼板製成的,接合部用橡膠墊圈填充,做工十分粗糙。政府正在加速將法蘭盤水槽更換為焊接型水槽的工作。

單個水槽的容量為1,000t。如果每天新增300t核汙水,那就必須每3天造出1個。當核汙水量成長到每天400t時,就需要每兩天造出1個。這也是需要穿著防護服開展的工作。而且核汙水還在源源不斷地湧出。東電對此事態表示重視,於2014年7月增設了總容量達10萬t的地上水槽,並決定了2015年3月末前確保增至90萬t的方針。1,000多水槽遍布核電廠廠區內,實在是一幅奇異的景象。

放棄「全部淨化」、「凍土牆」計劃受阻,或可能徹底調整對策

東京電力社長廣瀨直己於1月23日向政府匯報稱,在淨化蓄水槽內核汙水問題上,由於ALPS的運轉率並未達到預期效果,所以在2014年度內淨化所有核汙水的目標難以實現。他推測「按照現在的進度,要到2015年5月中旬才能處理完畢」。而有專家指出,僅用鍶去除裝置淨化過的水,最後必須用ALPS進行再次淨化。這樣一來,最終完成淨化的時間還將延後。

關於淨化全部核汙水的問題,2013年9月在東京申奧活動中,為了打消人們對核電廠事故影響的憂慮,安倍晉三首相宣稱「情況已經得到控制(under control)」。在首相的強烈要求下,東電承諾在2014年度內對全部核汙水實施淨化處理,形成了所謂的「國際承諾」。

同時,針對停滯不前的凍土牆修建工作,東電在2月9日的原子力規制委員會討論會上表示,將先行凍結60m,這僅相當於機房靠山一側986m中的約6%,並放棄了最初設想在2014年度開始全面運用的計劃。凍土牆的開發建設費用為319億日圓,將由中央政府全額負擔。東電要實際展開凍結工作,必須獲得原子力規制委員會的批准,但目前尚未獲批。

只要處理核汙水問題得不到解決,就無法進入下一步真正意義上的拆除反應爐的廢爐作業。停爐作業據稱需要長達30至40年時間。日本的廢爐對策,在起點處——核汙水處理上就遭遇了「拋錨」的尷尬局面。現今要求從根本上調整對策的呼籲也時有所聞,前景愈發混沌不明。

撰文:編輯部 長澤孝昭

標題圖片:原子力規制委員會的田中俊一委員長(前面)在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廠視察核汙水蓄水槽堆放區,2014年12月12日,福島縣大熊町(圖片提供:時事通信社)

關鍵詞

東日本大地震 福島第一核電廠 東京電力 核污水 多核種去除設備 ALPS 凍土牆 停爐作業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