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日本人的結婚現狀

「昭和時代的婚姻觀念」成為巨大阻礙

家庭 社會

日本社會為那些有結婚意願卻難以步入婚姻殿堂的男女提供各種服務設施,婚姻介紹所就是其中之一。它要求利用者繳納入會費、註冊費及月會費,以諮詢的形式為會員介紹結婚對象,從交往到結婚提供一條龍服務。本文採訪了位於東京青山的婚姻介紹所「Marry Me」的法人代表植草美幸,她曾為很多對男女提供婚姻諮詢。

離婚經歷成為優勢?

出乎意料的是,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離婚經歷不再是像過去那樣的負面因素,甚至已經轉化為一種優勢。

「雖然上一代人對有離婚經歷者還會持有負面印象,不過他們的下一代裡,對再婚者持正面看法的人越來越多。他們認為再婚者雖說離過一次婚,可是他們曾經有過和別人結為夫妻共同生活的經歷,所以似乎更具有人格魅力,與初婚者相比,思維方式可能會更加靈活。而且初婚者往往容易對婚姻抱有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而不少人再婚者從離婚中吸取教訓,會從現實的角度考慮自己對對方的需求,他們開始徵婚活動後,很多人都可以比較快地喜結良緣。」

那麼,帶子女再婚的難度是否降低了呢?

「帶子女再婚,障礙不像以前那麼高了,但難度或許還是很大的。我們實際促成了幾對帶子女再婚的夫妻,但是日本男性非常注重血緣,很多人都要自己的孩子。不僅是帶子女再婚,隨著單身男女尋找伴侶的年齡越來越大,會有不少人可能很難實現結婚生子。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會建議他們考慮領養兒童福利設施的孤兒。可是在我們經手的案例中,還沒有人認真考慮過這件事。只有一位40多歲的美籍女性表示『只要男方同意,我願意收養孩子』。這是因為在美國建立收養關係並不罕見吧。」

姻緣難覓、生存艱難的時代

每個月各自拿出多少生活費、家務活兒雙方各負擔多少,要不要孩子,不能生育該怎麼辦…,這些是婚後容易發生爭執的問題,所以植草建議還是在結婚前徹底商討為好。當面難以啟齒的問題可以依靠婚介機構這樣的協助廠商來調解確認,在此基礎上再談婚論嫁,這也可以說是婚姻介紹所的優勢之一吧。「Marry Me」每年促成100~150對男女結為伉儷。

「在泡沫經濟破滅和雷曼金融危機之後,整個日本社會和日本人的價值觀都發生了巨變。包括父母擁有傳統觀念的老一代人在內,抱著不同想法的各人共存於世,所以這一代人大概會感覺姻緣難覓、生存艱難吧。」

如何解決未婚率上升的問題,或許需要我們從當今時代人們究竟為何要結婚,又想從婚姻中得到什麼這樣的根本問題上進行重新思考。

採訪、撰文:安樂由紀子 圖片:今村拓馬 策劃、編輯:POWER NEWS編輯部 標題圖片:新郎新娘,身著帶家徽的傳統結婚禮服(Fast&Slow/PIXTA)

關鍵詞

家庭 結婚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