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問日本的刑事司法

有罪率達到99.9%之謎:法官、檢察官、律師分別扮演了什麼角色?

社會

村井敏邦 [作者簡介]村岡啟一 [作者簡介]

近日,我們採訪了以學者身份長期研究刑事司法的一橋大學村井敏邦名譽教授和以律師身份長期深入參與刑事案件的白鷗大學村岡啟一教授。在本專題上篇中,他們討論了日本刑事司法的發展歷史與現狀、「99.9%有罪率」之謎、監獄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精準司法」與法官的「檢察官恐懼症」

——為什麼會出現如此高的有罪率呢?

村岡 那就意味著檢察人員只會去起訴那些肯定有罪的人員(笑)。在日本,檢察官擁有起訴裁量權這樣一種巨大的許可權。即使有可能證明有罪,但他們還是可以選擇不起訴。雖然這是一種具有重大意義的制度,但正如前面講到的,大約六成案件都會暫緩起訴,這就等於是檢察官決定了案件如何處理。而予以起訴的,也是謹慎挑選的肯定有罪的案件,所以有罪率看起來就像是純金的純度一般。

2016年檢方最終處理人員 1,124,506人
(刑事犯、過失交通致死傷等、特別法罪犯)

起訴 31.4%
要求公判 7.8%
要求簡易訴訟 23.6%
不起訴 62.4%
暫緩起訴 56.5%
其他不起訴 5.9%
解送至家庭法院 6.2%

(注)資料來自檢察統計年報

2016年的審理完結人員 320,488人

有罪 死刑 7人
無期徒刑 15人
有期徒刑或拘役 55,017人
其中
實際服刑: 21,043人
緩刑: 33,974人
拘留 6人
處罰金 263,099人
小額罰款 1,962人
無罪 104人
(其他278人)

(注)資料來自檢察統計年報

村井 的確,在「精準司法」的思維模式下,檢察官起訴之前都會精心篩選案件。但被起訴的案件中,當然也會有主張無罪的情況。問題在於法官是否對此給與了認真的傾聽。

法官對檢察官的許可權抱有怎麼樣的意識呢?甚至有法官坦率地表示「存在檢察官恐懼症」。據其稱,要做出無罪判決非常艱難。如果做出無罪判決,檢方幾乎無一例外都會提起上訴。想到自己做出的判決有可能遭到上訴,甚至被推翻,就會心裡發怵。因此,相較於有罪的判決,法官更難以做出無罪判決。

質疑讓有罪率接近100%的做法

——其他國家的有罪率是什麼狀況呢?

村岡 從包含司法交易在內的制度整體來看,大部分國家的有罪率都超過了90%,但在通過訴訟這種形式爭論有罪無罪的案例中,無罪判決還是相當多的。每次在國外說起日本有罪率達到99.9%,別人都說在人類創造的體系中出現這樣的數字本身就很不可思議。

為了最終在審判時確定有罪無罪,任何國家的檢察人員都需要做出有罪推斷,但在並非審判者的檢察這個階段就讓有罪率無限接近於100%,外國的研究人員們當然都會提出質疑。

舉個極端的例子,英國有一種「51%規則」的思維。指的是如果陪審團做出有罪認定的概率高於無罪開釋的概率,就應該起訴。但從日本的角度來看,這顯得太過粗糙了。雖然被稱作「rough justice」,但這只能說是文化的差異。

下一頁: 再犯人數逐年減少,「再犯者率」是數字的戲法

關鍵詞

犯罪 事件 司法 審判

村井敏邦MURAI Toshikuni簡介與署名文章

一橋大學名譽教授。專攻刑事法。生於1941年。畢業於一橋大學商學系和法學系。曾任一橋大學法學系教授、龍谷大學法學系教授等職。2000年5月到2003年5月期間擔任日本刑法學會理事長。2009年註冊律師資格。著作有《給法官的刑事法指南》(法律文化社,2008年)等。

村岡啟一MURAOKA Keiichi簡介與署名文章

白鷗大學法學系教授。專攻刑事訴訟法、刑事實務。生於1950年。一橋大學研究所法學研究科博士課程結業(法學博士)。1976年4月註冊律師資格。曾任一橋大學法學研究科教授。主要著作有《日本的刑事司法:平成刑事訴訟法下的現狀評估》(CrimeInfo,2018年)等。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