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問日本的刑事司法

有罪率達到99.9%之謎:法官、檢察官、律師分別扮演了什麼角色?

社會

近日,我們採訪了以學者身份長期研究刑事司法的一橋大學村井敏邦名譽教授和以律師身份長期深入參與刑事案件的白鷗大學村岡啟一教授。在本專題上篇中,他們討論了日本刑事司法的發展歷史與現狀、「99.9%有罪率」之謎、監獄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法官職能不健全受到質疑

——我們能不能說法律界三駕馬車各司其責,司法系統很好地履行了職能?

村井 作為終極問題來說,我認為是法官職能不健全的問題。最高法院一直主張的「疑點利益歸於被告人」既是刑事審判的鐵律,也是法官原則上認同的東西。但如果用這個觀點來檢驗法官的審判是否妥當,那麼相當一部分是需要打問號的。

當然,也有一些法官力求貫徹這種鐵律,但我不得不說,那只是極少一部分富有良知的法官。希望法官能立足根本,履行職能,而促使法官履行職能也是辯護人的職責。

辯護人必須進一步加強自身能力,促使法官傾聽自己的辯護。法官的職責是,要觀察法庭上是否展開了當事人主義式的辯論,及時掌控方向,不能一味側重於檢察官的發言。問題在於目前沒有做到這一點。我認為歸根結底來說,有必要開展針對法官的教育工作。

照顧被告人權益的「比薩斜塔」理論

村岡 在日本,我們常常可以聽到「檢察人員太強勢」和與之相對的「律師太弱勢」的說法。如果是當事人主義,兩者本來必須是對等的,但實際上卻存在差距。

按照美國等國的說法,這叫做「比薩斜塔」理論,意思是讓原本傾斜的東西筆直地挺立起來。美國在憲法上給與了被告人各種對他們有利的權利,他們認為在被告人有利的情況下才可以實現平衡。

但在日本,這種思想很淡薄。太強勢的檢察人員和太弱勢的律師明明已經導致天秤失衡,法院卻無意糾正這個問題。由於這樣的情況,檢察人員處於有利地位,才造成了「99.9%的有罪率」現實。

下一頁: 「精準司法」與法官的「檢察官恐懼症」

關鍵詞

犯罪 事件 司法 審判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