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我很好!

探索福島的另一種方法:走一趟「黑暗旅遊」

社會 臺灣香港

親訪災區的「黑暗旅遊」,和一般的「旅遊」相距甚遠,讓人揣測不安,許多人或許未曾體驗,或許無法想像,或許無法下定決心前往一探究竟。但正因為是核災受災區,福島不可避免的背負此任務及使命,盡可能還原災難當時現場的種種面向,讓人們的記憶不至於隨著時間的沖淡,輕忽了災害曾造成的巨大傷痕。

荒廢的校園,被汙染的牧場,衝擊人心

接著,巴士駛進了當時災情嚴重的浪江町,來到了已廢棄的請戶小學。請戶小學是一所距離海岸約300公尺,距離福島第一核電廠約6公里處的小學,311東日本大地震時慘遭滅頂,災後在校舍內的黑板上,有許多前來救災的自衛隊與警察相關人士,為了激勵無法再回到學校的小學生與失去家園的居民,在此留下了許多激勵的話語,因此被稱為是「激勵的黑板」。小學如今已被列為危險建築無法進入,故無緣進入校舍中,但隔著圍欄審視著這片荒廢的建築,聽著震災時的暖心插曲,心中也不自覺地有些情緒在發酵。

請戶小學(攝影:陳怡秀)

同樣位於浪江町的「希望牧場」,對於核災則有著更激烈的憤怒與抗衡意志。這座離福島第一核電廠僅14公里的牧場,在震災後被劃入避難指示區,後來再被劃為禁止進入區,此舉等於是宣判了牛群的死刑。牧場主人吉澤堅持不願殺牛,即使這些「被汙染」的牛隻不再具有販售價值,但牛群的存活,就如同是核災的活證據,他決定努力讓牛續命,用生命做出控訴,這份理念獲得許多人的贊同,牧場目前倚靠捐款來維持,也改名為「希望牧場」。

希望牧場的牛隻(攝影:陳怡秀)

滿片草原的牛隻,使勁地嚼著鳳梨與牧草,強烈的味道令人忍不住皺起眉頭,而牧場口停放的小卡車與蓄水桶上,寫上「決死救命」、「團結」、「不需要核電」等標語,事務所旁擺放的白色牛頭骨像是進行著無言的抗議,雖無緣親見牧場主人吉澤先生,但眼前種種的景象,仍讓人倍感衝擊。

希望牧場(攝影:陳怡秀)

下一頁: 透過「黑暗旅遊」,找到自身面對災難時的課題

關鍵詞

東日本大地震 日本 福島第一核電廠 福島 臺灣 福島,我很好! 台湾 福島 東日本大震災 台湾 福島 東日本大震災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