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新時代,利用方法不斷進化

大數據改變日本紅酒產業

財經 科學

在現今各家超市內大多販售來自國外生產且價格便宜的紅酒,其中使用國內生產的葡萄釀造出來的日本紅酒正在孤軍奮鬥著。人們都說,日本紅酒的魅力在於可以更加貼近地了解生產者的形象和故事。聽說為了提升紅酒的品質,葡萄園正在積極利用大數據的新技術,為了一探究竟我們走訪了正在迎來收穫季的山梨和長野兩縣的葡萄園。

通過信息通信技術,開展種植管理 千曲川紅酒谷(長野縣)

長野縣千曲川流域內的東信地區也開始了利用資訊通信技術(ICT)管理葡萄種植工作的嘗試。具體來說就是信州大學受總務省委託開展的「物聯網服務創新支援專案」,環境測量儀器製造商「UIZIN」和當地的釀酒葡萄生產者都參與到了其中。

位於千曲川紅酒穀的「Villa d’Est Gardenfarm and Winery」(長野縣東禦市)。日照充足的河岸階地,是葡萄種植的大好田地

生產者得益於三種資料分析

在位於「千曲川紅酒谷」東部的這個地區,新的酒莊和釀酒葡萄園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如今在上田市和東御市等10個葡萄園內都安裝了測量儀器。每隔10分鐘就會記錄一次氣溫、濕度、日照和雨量等氣象資料,並收集起來。

由生產者記錄葡萄的成長階段和防治黴菌,最後由信州大學回收結出的葡萄樣本,記錄各種成分資料。今後,將把這3種資料綜合起來加以分析、解析,預測收穫和防治黴菌的最佳時機,為釀酒葡萄生產者的種植工作提供幫助。

安裝在長野縣立科町葡萄園內的感應器

千曲川紅酒谷分析中心研究員龜山直樹(52歲)這樣解釋道。「現在已經開始討論信州產紅酒『地理標識』問題了,這樣做的目的在於促進實現品質標準的明確化。我們打算從收集的資料中提煉出地區特性,推動品牌影響力的強化。」

地理標識,指的是像「波爾多紅酒」、「Bourgogne紅酒」這樣的地區品牌制度,為此需要建立統一的品質標準。長野縣產的紅酒也必要弄清其當地具有怎樣的特點。目前資料收集的工作就是第一步。

龜山直樹每天早上從葡萄園回收葡萄,分析、記錄酸鹼強度和糖含量等資料

顯示葡萄成分變化的資料。要把這些資料和氣象、土壤資料結合起來加以解析

通過收集的資料分享經驗

氣象資料可以通過儀器自動收集,但種植記錄則必須由生產者親自記錄。目前正在一邊試驗性地運用,一邊開發便於操作的系統。

兩年前還在電機企業擔任技術人員的龜山先生表示,「我們委託生產者記錄發芽、長葉、開花等生長階段的變化和防治黴菌的記錄。我們正努力開發可以像是單手操作智慧手機螢幕的交互介面,即使在田地裡也可以方便地記錄」。

「收集回來的資料將會成為後來生產者的學習工具。通過參考他人的資料,分享彼此的經驗,就可以讓眾人的智慧成為自身經驗的一部分。我們希望可以由此推動整個地區的發展。」

碩果累累,等待收穫的梅洛葡萄(長野縣立科町)

下一頁: 「e-kakashi」與安曇野池田葡萄園(長野縣)

關鍵詞

農業 網際網路 紅酒 經營 大數據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