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黑道的現況

被稱為「地痞」的新暴力集團

社會

因為日本政府的加強取締以及法律趨於完備,導致暴力團的組織能力下降,在街頭的非法世界抬頭的新興勢力是被稱為「地痞」的新興集團。他們搭上2000年前後IT泡沫經濟的浪潮獲得龐大資金,既不受既有的暴力團組織的規矩所束縛,成為新的暴力形態在社會上四處穿梭。填補黑道的間隙,並擴充權勢的他們,究竟是何等人物?

被稱為「地痞」(日文為「半グレ」)的集團既不是暴力團也不是暴走族。是由暴走族OB等零散的個人構成的愚連隊(街頭的流氓集團)(*1)的通稱,以東京的六本木或西麻布等繁華街為地盤的「關東連合」,就是代表性的存在。

原本以世田谷區或杉並區為據點的複數暴走族結合的組織,在2003年向警視廳提出暴走族解散申請,但之後,原本的成員卻參與了電信詐騙與類似暴力團的行為,反複涉入各式各樣的社會案件。

他們時而與暴力團對立,時而利用暴力團的勢力,同時擁有「暴力行動的一面」和「守法敬業的一面」活躍於社會上,這樣的生態究竟是怎麼回事?我們訪問了前領導人之一的柴田大輔,他是以「前關東連合幹部・工藤明男」的筆名寫了《扭曲的義氣 關東連合的真實》(寶島社)等,以關東連合為題材的三部紀實作的作者。

——「地痞」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呢?

到目前為止,我們認知裡的成人不良份子等於暴力團,不同於與此認知,不屬於暴力團卻作惡多端的集團,也就是海外所稱的「幫派化」的不良組織。在字義上,「地痞」是新聞記者溝口敦創出的詞,不屬於暴力團但同樣不務正業,使用暴力或不當手段(賺取收入)維生,也有一邊從事正當職業的人,他們遊走在「灰色地帶」(gray zone)或者是「半灰半白」,因此用地痞來表現。只是地痞這一詞本身所指的範圍模糊不清,實際情況也因地區不同,而有程度上的差別。

——為何不像以前那樣加入暴力團就好了呢?

因為暴力團對策法的強化等因素,黑道勢力正在衰退,世代間的價値觀也發生變化。像我們在都市出生長大,進出澀谷和六本木是很理所當然的事,並不會覺得黑道的作風和生存方式很有魅力。也就是說,這個世代對於加入象徴不良份子的暴力團不感興趣,也不會覺得是很酷的事,與其被這樣的組織無條件地束縛住,只要放聰明一些,單純耍些暴力就夠了。實際上,就算在路上遇到暴力團找碴,只要你贏了就能夠混得下去。

(*1) ^ 譯註:愚連隊為舊時代用語,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完全不理會既存道德觀念,在本能驅使下,使用暴力,進行滿足自己欲求的行為,在繁華街從事非法行動的不良青少年集團。

下一頁: 和權勢人士的關聯性

關鍵詞

犯罪 山口組 黑社會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