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正義的魅力:娛樂世界裡的黑道
文化-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北野武導演的電影《極惡非道》(2010年)系列,第3部《極惡非道 最終章》在2017年10月7日公開上映。「全員惡人」――如同第1部的宣傳標語,電影裡描寫激烈的黑道鬥爭,一連串的背叛就此展開。這個題材是北野首次執導的系列電影。連同第2部的《極惡非道 Beyond》(2012年),合起來的票房收入超過22億日圓。
《極惡非道 Beyond》公開上映的時候,導演北野如此說道。
「日本黑道電影的發展,在(演員的高倉)健或是鶴田(浩二)等人主演的俠義電影達到全盛時期,接著是深作(欣二)導演的《無仁義之戰》系列。(中略)黑道電影的潮流卻在深作導演之後就停止了。」(電影網站「OUTSIDE IN TOKYO」的訪談內容)
於是,延續那個潮流的就是《極惡非道》。
如北野導演所說,1960年代的黑道電影以描寫古早美好的黑道世界裡,充滿男子氣魄的俠義電影為全盛時期。進入70年代以後,以真實人物、組織為原型的實錄(真實記錄)拍攝路線成為主流,代表性的作品是深作欣二導演的《無仁義之戰》。
黑道電影的金字塔
由菅原文太領銜主演的《無仁義之戰》(以下簡稱《仁義》)1973年1月13日公開上映,真實重現戰後廣島發生的黑道鬥爭事件,電影從這樣的旁白開始。
〈日本敗戰後已經過了1年,雖然戰爭的巨大暴力消失了,但是失去秩序的國土被新興暴力席捲,人們要如何對抗這種失序狀態,唯有靠自己的力量――〉
在不久之前的1972年7月15日,由美國電影導演法蘭西斯・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拍攝的《教父》(The Godfather)公開上映,以義大利的黑手黨為題材,包括日本,在世界各地引起了轟動,非常賣座。當時,東映的岡田茂社長似乎受到這部電影的激勵,做了如下的發言。
「1972年的今天,大家所追求的是具有強烈寫實性的社會題材,電影《教父》就是如此。我稱這種類型為實態電影,發揮了不同於明星制度(star system)的魅力。東映也想製作這樣的大卡司實態電影」(《電影旬報》(キネマ旬報)1972年9月下旬號)
電影《仁義》於是誕生,直到1974年為止,短短期間接連推出4部續集,這個系列創下票房紀錄,至今依然在很多影迷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訪問日本導演或演員,將黑道電影介紹給世界的《The Yakuza Movie Book: A Guide to Japanese Gangster Films》(2003年)一書作者──美國人電影評論家的Mark Schilling原本就深受60年代風靡一世的東映俠義電影吸引。鶴田浩二主演的《人生劇場》系列或是高倉健主演的《日本俠客傳》系列、《網走番外地》系列、《昭和殘俠傳》系列等,皆屬於這個範疇。
「電影裡出現好的老大和壞的老大,好的老大被描寫為有良知的人物,由高倉健詮釋的黑道份子就連走路姿勢或是講話方式都很帥,雖然單純,但是在我看來相當有魅力。故事裡面有很多虛構成分,但是也可一窺日本社會的現實面,有觀賞價値。」
這樣的俠義電影和深作導演的《仁義》哪裡不一樣呢?Mark Schilling接續說道。
「戰爭結束的時候,深作導演當時15歲。深作自身親眼目睹朋友的死亡,為了活下去吃盡了苦頭,這種艱辛刻苦的經驗賦予了作品真實性。深作導演曾對我說過,黑道電影只要把黑道份子走路的姿勢描寫成一幅畫就好,與故事細節無關。」
因為電影《仁義》的成功,東映以此為契機,把黑道電影從俠義電影轉向為實錄拍攝路線,可是這股風潮並沒有持續很久。1973年,採用既有的現實人物和組織實名拍攝的電影《山口組三代目》(高倉健主演)公開上映。但是,這部以當時山口組最高幹部──第三代的田岡一雄自傳為題材的電影引起警察的反彈,導致當局的介入。結果,原本預定拍3部,卻在第2部就結束了,實錄拍攝路線的風潮也就此衰退。
開頭的《極惡非道》就在此潮流的延續下登場,睽違已久的黑道題材系列電影,而且還刷新票房紀錄。既不像俠義電影走虛構奇幻路線,也不像實錄拍攝路線般的寫實,介在兩者之間充滿了現代感及魅力。
BL描寫的新黑道世界
電影以外,1986年出版的小説《圍牆內不認輸的囚犯們》(暫譯,原文為《塀の中の懲りない面々》)一躍成為暢銷書。同書被改拍成電影和電視劇,甚至獲得流行語大賞,掀起一股熱潮。作者安部讓二原本是幫派份子,這是他基於自身的坐牢經驗寫成的自傳色彩小説。同樣在1986年出版的家田莊子《極道之妻》也很暢銷,聚焦於在黑道世界裡生活的女性,親自深入調查探訪,這也經過相當的戲劇形塑後改拍成電影並系列化。
除了小說,黑道也成為豐富的漫畫題材。《內衣教父》(原文為《静かなるドン》)(1988年〜2013年)、《代紋TAKE2》(1990年〜2004年)、《黑金帝王》(原文為《ミナミの帝王》)(1992年〜)、《殺手1》(原文為《殺し屋1》)(1998年〜2001年)……直到近年的《土龍之歌》(原文為《土竜の唄》)(2005年〜)等作品,分別被改拍成娛樂性高的電視劇或是電影。
在漫畫的世界裡,黑道題材以意想不到的形式發生「進化」。以男男戀愛、性愛為主題的領域稱為「BL」(Boys Love),主要以女性讀者為對象的BL漫畫裡,黑道也是人氣題材之一。
《鳴鳥不飛》(原文《囀る鳥は羽ばたかない》)堪稱代表性作品且獲得高度評價。2013年開始連載,並且獲得2015年女性雜誌《FRaU》舉辦的第3回FraU漫畫大賞。這個獎是以「值得推薦給上班族女性的作品」為評選基準,前一年的得獎作品是《月薪嬌妻》(原文《逃げるは恥だが役に立つ》),直到最近才被改編成電視劇引發熱潮。BL作品,而且是黑道題材獲獎,可以說是相當罕見。
《鳴鳥不飛》是描述身為暴力團的若頭(小弟的領導者;二當家)且個性超M的矢代,與被矢代雇來當隨從兼保鑣、當過警察的百目鬼兩人的關係為中心展開的男男戀愛、性愛。當然,故事不是這樣就結束了,還細心縝密地描繪出黑道世界。深入黑道世界取材超過20年的自由作家鈴木智彦表示,《鳴鳥不飛》是會「讓人聯想起《無仁義之戰》」之作。
「在黑道世界裡,因為女性的存在是避諱的,所以即使是虛構作品,大概只會出現像黑道份子的妻子“大姐頭”這樣的女性。所有的故事都是由男性建構起的黑道世界,可以說最適合BL了。不僅如此,《鳴鳥不飛》的故事根基是真正的黑道群像劇(*1)。還有,不是和女性,而是男男之間的情愛,只是把設定單純地轉換,就讓場面有無限的擴張空間,真是令人大開眼界。」
舉例來說,下面的描寫就是鈴木所說的「場面的擴張」。矢代與上層組織幹部的三角曾經有段時間是情侶關係,他們在餐館用餐時的對話。
三角:「今後你就要在我的手下工作。」
矢代:「是真的嗎?聽說奪位之爭,你也牽涉其中。」
三角:「組長的情況看樣子不是很樂觀,但是現在上級幹部裡面卻有些人對我敬而遠之,實際上要如何行動,我也還沒頭緒。」「雖然對平田過意不去,但我希望你在我身邊,再一次成為我的人吧。矢代,你只要跟在我後面就好,其他的全部由我來承擔。」
這樣的對話內容看似黑道裡經常會出現的場景,可是鈴木卻對此大讚不已。
「黑道社會有相當嚴格的上下關係,但是矢代稱呼三角為“你”,這裡可以嗅出兩個人的特別關係。還有,“再一次成為我的人吧”,除了“在我的手下工作”之外,也帶有“做我的女人吧”的意思。」
《鳴鳥不飛》不僅擄獲了大批對於黑道電影有距離感的女性讀者,也吸引了像鈴木這樣的男性讀者沉浸在BL的世界中。就連歌手兼演員的福山雅治也曾經在廣播節目中,大力稱讚這部作品為「傑作」。
(*1) ^ 群像通常是指描寫一種人物共有喜怒哀樂心理的日常生活與工作的劇集
黑道作品的「寫實性」
曾經演出電影《仁義》的松方弘樹,在之後與梅宮辰夫的對談(《週刊現代》2015年4月25日號)裡,感嘆地說:「那個時候,不管社會是好是壞,都很寬容。遺憾的是,現在卻變成一個難以拍攝黑道電影的時代」。梅宮也透露出他對黑道電影的看法,「現在如果拍攝黑道電影的新作品應該會受歡迎,日本的黑道組織構造和那個時候沒什麼改變,作為群像劇的舞臺,黑道世界是最合適的題材」。
如梅宮所言,《極惡非道》也好,《鳴鳥不飛》也好,雖然領域不同,可是用黑道世界作為群像劇的舞臺是相當成功的。在俠義電影與實錄拍攝路線之間,這些人氣作品正好在虛構卻又真實的絕妙位置上,並且獲得空前的好評。
只是,現實的黑道世界裡,當然又是不一樣的現實。2015年在電視播出後獲得廣大迴響,並且於2016年拍成電影,在日本各地的獨立戲院(mini theater)吸引眾多觀眾的紀錄片《黑道與憲法》(原文為《ヤクザと憲法》)(日本東海電視臺制作),就是探討黑道是否有人權這樣的問題,內容發人省思。
電影裡,真正的黑道在接受取材時如此說道。暴力團對策法三番兩次的修正,以及日本各地全面實施暴力團排除條例,黑道這一途真得讓人待不下去,難以生存了。銀行戶頭必須解約,不能投保,連小孩也無法上幼稚園――。
「政府就是不承認黑道的存在,是嗎?說什麼暴力團,如果真的不承認,就把黑道消滅吧。」
不過,娛樂作品裡描寫的「真實性」,終究只是片面的。像過去的俠義電影般,內容在某種層面上帶有一些幻想成分,這樣的黑道題材的娛樂作品今後也會越來越開闊吧!
撰文:桑原利佳(THE POWER NEWS)
標題圖片:電影《極惡非道 最終章》的一幕。©2017《極惡非道 最終章》製作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