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黑道的現況

黑道成為「賺不了錢的職業」

社會

日本最大指定暴力團「山口組」的分裂,可以說完整反映了現在黑道所處的經濟狀況。黑道透過「恐懼」建立的資金體系是根植於戰後高度成長期的繁榮經濟,卻因為調查當局強化取締以及法制趨於完備,逐漸失去以往的機能。

經濟泡沫期和嚴格取締的時代

當時正值經濟泡沫時期,在渡邊的領導下,山口組的吸金能力也達到了巔峰。吸收了右翼份子、炒股集團、作為候補生力軍的暴走族等,成為反社會勢力的核心力量。然而,面對暴力團日益強大的資金能力,以及檯面下逞兇鬥狠造成社會不安,國家當然不可能坐視不管。

接著,就進入了嚴格取締的時代。在全球化當中,在各個國家「黑手黨公然露面且擁有象徵組織的代紋」這樣的存在是不被容許的,因此賭上國家的威信也要瓦解這些非法勢力。

1992年實施《暴對法》之後,國家採取積極的攻勢,進行一連串的法令修正。例如,「共謀共犯」擴大解釋後,若是手下成員犯罪也會往上追究到組長;或是民法的「轉承責任」(vicarious liability;在特定情況下需要負上他人所犯的錯失而引起的法律責任)也適用於組長,能夠請求損害賠償。這樣一來,暴力團自豪的金字塔組織也開始產生動搖。當2005年進入第六代組長的司忍時代,組織的控制色彩強烈,告誡成員「不要幹些會損及組長的事」,再加上提高上納金,讓底下的直參感到疲弊。

尤其是,暴力團包圍網的集大成是「和黑道來往的話,也代表你是反社會勢力」,建構在這種理論下的暴團力排除條例,直至2011年10月為止在日本全國各都道府縣實施,迫使國民和暴力團成員「斷絕往來」。同年8月,日本的知名主持人島田紳助因為和暴力團成員有往來被迫退出演藝圈,就是最好的「殺雞儆猴」之例,對社會上的警示效果頗為濃厚。暴力團成員不能到銀行開戶,無法租房子,實質上生存權和生活權被剝奪而哀聲四起。

這樣的狀況下,暴力團找不到新的收入來源。如上所述,只能夠從事非法的毒品買賣和電信詐騙、處理棘手的不動產案件、用「空頭公司」炒股,或者是透過網路發達的環境來詐騙等,可是實際上已經不像過去那樣可以累積龐大的財富了。

雖然不正當事業的感覺很好賺,可是事實與之相反,現在的暴力團正在瀕臨崩壞危機。其中,最能夠深刻體會箇中滋味的,莫過於他們自己本身。

採訪、撰文:伊藤 博敏(記者)

標題圖片:指定暴力團稻川會系松田組組長松田真知嫌犯等人走私的槍械等,2006年8月21日,警視廳本所署(時事)

關鍵詞

犯罪 山口組 黑社會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