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環境,重獲新生

丹頂鶴再逾千隻(上)

社會

石弘之 [作者簡介]

丹頂鶴作為「瑞鳥」自古為人們所喜愛。以前日本全國都可以看到丹頂鶴的身影,明治時代的濫捕濫殺致使丹頂鶴在本州銷聲匿跡,瀕臨滅絕。現在,由於喜愛丹頂鶴的人們積極開展保護活動,其種群數量由33只奇跡般地恢復到1,800隻。

受人喜愛的丹頂鶴

姿態優雅、氣度不凡的丹頂鶴自古以來深受日本人和中國人的喜愛。彌生時代,丹頂鶴與海龜成為銅鐸(日本古代吊鐘形的青銅器)線條畫的素材,《萬葉集》中有46首詠「鶴」的和歌。那時的「鶴」字是天鵝等白色大型水鳥的總稱,其中大部分指的是丹頂鶴。

大和繪中也有很多以丹頂鶴為題材的傑作。丹頂鶴也是佛教畫、水墨畫、隔扇畫及版畫等繪畫作品中頗受歡迎的主題。江戶時代的畫師伊藤若沖喜愛花鳥畫,也曾以丹頂鶴為繪畫素材。

鶴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以至於人們認為「像鶴這樣被廣泛應用於各種創意的圖案是絕無僅有的」(*1)。鶴作為吉祥之鳥,被用於禮簽、禮繩、紙幣、家徽、和服的花樣、漆器、陶器及盔甲等各種工藝品的圖案設計中。

鶴還出現在民間故事《仙鶴報恩》中,在日本各地廣為流傳。鶴也成為戲曲和歌劇的素材。俗話說「千年仙鶴、萬年龜」,鶴也象徵著長壽。千羽鶴,則是因為佐佐木禎子在12歲死於原子彈爆炸後遺症之前,一直在折紙鶴為自己的康復祈禱,從而成為了和平的象徵。

(*1) ^ 根據岡登貞治著《紋樣事典》(東京堂出版社)

下一頁: 江戶時代為將軍狩獵之鳥

關鍵詞

環境 自然 野鳥

石弘之ISHI Hiroyuki簡介與署名文章

環境記者、環境學家。歷任朝日新聞社編委、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高級顧問(奈洛比、曼谷)、東京大學研究所教授、尚比亞特命全權大使及北海道大學研究所教授。其間參與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的工作,兼任中東歐環境中心理事(布達佩斯)、日本野鳥會理事等職。主要著作有《地球環境報告》、《吉力馬札羅山冰雪消融》《名著中的地球環境史》(岩波書店)、《遍及地球的足跡——探訪環境破壞現場》(講談社)、《鐵絲網的歷史》、《感染症的世界史》(洋泉社)等。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