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傳奇人物

小野洋子:變革時代的先鋒藝術家

文化

上世紀60年代,作為導致披頭四樂團出現裂痕的罪魁禍首,小野洋子(Yoko Ono)遭受到全世界的譭謗。由於小野的思想和行為過於前衛,因此她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得不到社會的理解。現在讓我們來回顧一下這位藝術家和社會運動家的本質與功績。

組織與前衛藝術家的交流活動

1933年,小野洋子出生在東京的一個富裕家庭。父親是銀行家,母親出身於財閥家族,親屬中也有藝術家和文化人。二戰前的幼年和少年時代以及戰後的大學時代,在父親赴任的美國度過。50年代,戰敗國日本的國民還不能自由出國,在那樣的時代,紐約的生活為她的人生指明了方向。她與正在留學的年輕作曲家一柳慧相遇並結為伉儷,以此為契機,與現代音樂家凱奇(John Cage)及美術領域「偶然藝術」的宣導者卡普羅(Allan Kaprow)相識,傾心於前衛藝術。

1974年8月從美國歸來的小野洋子(1974年8月9日,攝於東京大田區的羽田機場,時事社)

1960年一年間,小野將自己的閣樓改造為畫廊,為青年藝術家提供發表作品的機會,邀請恩斯特(Max Ernst)和野口勇(Isamu Noguchi)等美術界泰斗前來交流。此後,他與馬球納斯(George Maciunas)組織的青年前衛藝術家團體「激浪派(Fluxus)」建立關係,帶領杜象(Marcel Duchamp)前去參加他們的集會,使其成員大感意外。

小野具備藝術組織者的才智和社交能力,這恐怕與她良好的成長環境有關。我們可以認為,60年代小野將這種得天獨厚的才能傾注於前衛藝術,70年代傾注於搖滾樂,而80年代以後則廣泛傾注於整個社會。

下一頁: 反利用偏見與醜聞

關鍵詞

藝術 音樂 傳奇人物 披頭四樂團 音楽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