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進階

日本人不坐月子?

社會 文化

日本雖然沒有臺灣產後諸多繁文縟節,但也十分強調靜養休息的重要。通常,日本婦女會回娘家待產,產後就暫住娘家休養;或是請媽媽或婆婆來家裏,幫忙協助照顧新生兒與家事。

現代日本更需要「產後照護」

相較起來,日本雖然沒有臺灣產後諸多繁文縟節,但也十分強調靜養休息的重要。通常,日本婦女會回娘家待產,產後就暫住娘家休養;或是請媽媽或婆婆來家裏,幫忙協助照顧新生兒與家事。

然而由於晚婚、晚產化的影響,占社會大多數的核心小家庭在沒有長輩的協助下,獨自面對育兒和家事的狀況越來越普遍,據推測2000年以後,小孩3歲以前身邊有婆婆或媽媽幫忙的比例平均僅在5成左右。有的長輩距離遙遠,遠水救不了近火;有的則是年事已高,想幫忙也力不從心;有的則是還未退休,無法提供協助。

加上日本男性工時長、家事育兒想當然都落在女性身上。根據2011年總務省統計局的社會生活基本調查,每週男性花費在家事育兒等的時間僅42分鍾,女性則高達3小時35分鍾。在產後身體虛弱、荷爾蒙變化影響情緒的情況下,還要不眠不休地照顧新生兒、做飯做菜、料理家事,這嚴重影響了母親的身心健康。

近年日本產後憂鬱的比例越來越高,虐待小孩、放棄育兒的案件層出不窮,也影響生第2個小孩的意願,出生率持續低落。另外根據統計,生產後的兩年內離婚的比例高達3成,也讓人開始思考,母親並不是小孩一出生就能立刻成為母親,需要漸進式的過程。因此讓女性得以休養身心、學習照顧新生兒的「產後照護」越來越受到重視。

下一頁: 近年「住宿型產後照護」快速增加

關鍵詞

育兒 生子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