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獨此一家”

日本香堂:向外國人推廣「香文化」

財經 文化

菊地正憲 [作者簡介]

香,是6世紀隨著佛教一起傳到日本來的。16世紀,出現了調香的專門職業並實現了獨具特色的發展。日本香堂是日本最大的製香企業,在繼承傳統的同時,也正致力於滿足來自海外的需求以及提供與佛事祭奠相關的新服務。

回到起點,在起家創業的京都開設直銷店

這10年來,線香行業整體銷售額呈緩慢下降趨勢。雖然日本香堂的銷售額,從2000年度的大約130億日圓略增至2015年度的大約140億日圓,但毫無疑問人口萎縮是不利因素。如果不去積極吸引外國顧客,向他們推介香的好處,線香行業將面臨嚴峻的局面。

事實上,前面提到的20萬日圓一束的伽羅原料最高級線香,據說其主要顧客就是以中國為中心的訪日外國遊客,而非日本人。雖然還達不到「爆買」的程度,但有不少外國人看到了日本香文化中蘊含的高附加價值。

2016年4月,日本香堂在京都市內開設直銷店,冠名「香十」,專門銷售熏香和香具。直銷店的招牌標識由日英兩種文字組成。社長小仲正克表示,他把這家直銷店看作日本香堂「重歸出發點的基礎」。

「在京都這個最受海外遊客歡迎的城市裏,打出『香十』的招牌有重大意義,非常期待它能吸引廣大顧客光臨。」

在京都新開的直銷店「香十 二寧坂」。日式風格的店內,陳列著各式各樣的香品(圖片提供:日本香堂)

此外,為了開拓線香消費的新需求,日本香堂一直積極推進基於提案的銷售服務。比如,1年中遭遇喪事的日本家庭,當年11月到年末有寄發「服喪明信片」(*2)的習慣。作為收到此類明信片人的回禮,從2007年開始,該公司推出了寄發弔唁留言加線香的回禮服務,銷售額平穩成長。2015年秋季又推出了代理掃墓服務,主要面向那些居住在大都市,想回遙遠故鄉掃墓卻有心無力的人們,受到了社會關注。

小仲正克社長說,「我們要著眼的不僅僅是線香產品本身,還包括佛事及和香有關的整體業務。同時,我們還在考慮創造和傳播新的日本文化。」

圖片攝影:菊地正憲
標題圖片:香具,用於按照一定規矩品香的「香席」(圖片提供:日本香堂)

(*2) ^ 這種明信片,主要目的是為了向對方說明,由於今年或近期有親人去世,無心慶祝新年,新年時將不能向對方寄送新年賀卡。同時也有提醒對方無需向其寄發新年賀卡的作用。

關鍵詞

企業 佛教 訪日外國遊客 線香 生意

菊地正憲KIKUCHI Masanori簡介與署名文章

1965年生於北海道。曾任《北海道新聞》記者,後成為自由撰稿人。主要為《AERA》《中央公論》《新潮45》《PRESIDENT》等雜誌撰寫人物報道、社會類通訊報道等文章。著書有《速記員們的國會秘錄》(新潮新書,2010年)等。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