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響在廣島長崎的安魂曲

長崎的和平鐘聲——永井隆博士和他留下的核爆記錄

社會 文化

原野城治 [作者簡介]

1945年8月9日11時2分,浦上天主堂上空500m,第2顆原子彈爆炸。那裏是一個禁教令頒布以來在長崎形成的天主教徒聚居地。爆炸時,在天主堂裏進行祈禱的祭司和數10名信徒當場死亡,整座教堂被炸毀。附近的長崎醫科大學也有多人遇難。在醫科大學醫院遭受原子彈轟炸而身負重傷的醫生永井隆博士,從此開始了他的漫長戰鬥——一場將核爆受害者的記錄流傳後世的戰鬥。

「放棄戰爭」是核爆受害者的心聲

重建於1959年的浦上天主堂

永井博士原來是出雲大社的信徒,並非天主教徒。考入長崎醫科大學後,他每天聽著浦上天主堂傳來的祈禱的鐘聲,並邂逅了帕斯卡的《思想錄》,逐漸被天主教所吸引。

1934年,他從戰地滿洲歸來,接受了洗禮,於同年8月和森山綠結婚。妻子家中7代都是虔誠的避世隱居天主教徒。永井博士將自己的教名取做保羅,源於豐臣秀吉時期的天主教殉教者,「日本26聖人」之一的三木保羅。

永井館長介紹:「人們有時會把永井隆稱作『聖人』,但是他本人並不喜歡這個稱呼。」館長說,他希望年輕一代能「理解永井隆對和平的祈願,以及通過愛他人而達到永久和平的心願,並在今後的人生中實踐這些理想」。

永井博士對於1947年5月3日實施的《日本國憲法》表示了歡迎。他在《和平塔》一書中寫道:「從沒有像這一次一樣,大家真心確信不會再發動戰爭了。這完全是這兩顆原子彈所賜。憲法已經明確表示日本將放棄戰爭,因此我們必須讓戰爭從人們心中徹底根除。」

永井博士,安息吧!

「原子彈爆炸資料館」內展示的永井博士的照片

《長崎和平鐘聲》這部書的標題,取自永井博士學生時代日日聆聽的浦上天主堂的祈禱鐘聲。教堂原本有2個大鐘,其中一個在原子彈轟炸中被摧毀,另一個於1946年12月24日被信徒們從廢墟中挖了出來。人們將那個鐘用粗大的圓木吊起來,在聖誕節前夜敲響它,用來通知人們做彌撒。鐘聲陣陣,猶如奏響了一首慰藉遇難者之靈的安魂曲,永井博士聽了,便決定用《長崎和平鐘聲》來做書的題目。

永井館長說,最近,人們經常問我,「如果永井博士還活著,對於東日本大地震之後的核電廠事故,他會說些什麼呢?」面對這樣的問題,永井館長覺得「(提問者的)有些誤會了。(永井博士)一向認為應該在事故發生以前充分了解原子能的安全性和危險性,在此基礎上採取相應措施。所以他不會有什麼特別驚人的言論。」

永井隆於1951年5月1日在長崎醫科大學去世,享年43歲。死後解剖遺體發現,永井的脾臟是正常人的35倍,肝臟是正常人的5倍。5月14日,長崎市在浦上天主教堂為他舉行了葬禮,2萬名市民參加了告別儀式,向博士道別。永井的長子誠一在他的著作中寫道,香頌歌手、演員丸山臣吾(即現在的美輪明宏)也參加了葬禮。

最後,永井館長說,「也許將來的某一天,人們會忘記這場戰爭,忘記曾經發生過原子彈轟炸」,但是他也流露出了「是時候讓永井隆永遠安息了」的意思。然而,只要長崎的安魂的鐘聲繼續敲響,永井隆就會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標題圖片)現在的「如己堂」。在從和平祈念像前往長崎市山里小學的途中,面對著右手邊坡道的一座小木房(長崎市永井隆紀念館,郵遞區號852-8113,長崎市上町22-6號,電話/傳真095-844-3496)

關鍵詞

放射線 長崎 原子彈轟炸 NAGASAKI 長崎鐘聲 永井隆 如己堂

原野城治HARANO Jōji簡介與署名文章

Nippon Communications Foundation代表理事,新聞工作者。1972年進入時事通信社,歷任政治記者,駐巴黎特派員,秘書部長,編輯局次長。之後,任株式會社JAPANECHO社社長。2011年起任現職。2006年開始任日本國際問題研究所評議員。2008年獲「義大利團結之星」騎士勳章。2009年任TBS電視台節目解說員。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