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日本的轉折之年

日本網際網路的開端與發展

財經 社會

村井純 [作者簡介]

有著「日本網際網路之父」之稱的作者,是日本電腦科學的最高權威,請聽他對日本網際網路發展和普及過程中的一些歷史事件的講解,以及對未來的展望。

通過IT戰略推進政府行政業務電子化

在意識到這個問題之後,我開始頻繁出入首相官邸、政府部門,向政治家、政府官員展開遊說。2000年,時任森喜朗首相成立了IT戰略總部,我和竹中平藏兩人均作為專家參與其中。(2001年,竹中平藏就任小泉內閣的經濟財政政策擔當大臣,負責推進結構改革。)

經過戰略會議的討論,2000年9月政府提出了E-Japan構想,同年11月制定了《IT基本法》,並從下一年1月開始實施。提出的目標,是構建超高速網路,促進電子商務發展,推進政府行政資訊化等。

但是,雖然開始實施了IT政策,但政府行政的IT化仍然難以推進。因為很多法律明文規定,必須使用書面文件和印章,必須當面辦理手續。比如,還有規定要求教師和學生必須當面授課,所以無法開展遠程函授。

於是,所有的政府機構對自己所管轄的法律進行了清查,發現其中要求當面辦理、提供書面材料或蓋印章的地方大約有9,000多處。對於這些法律,每一條都加上了這樣的補充:「或者通過同等的電子方式」。其中,商法的修改立竿見影地見到了效果董事會必須在固定場所召開的規定,經過更改,現在已可通過電子方式遠程參加。學校的函授教育也成為了可能。

不過,即使到現在,政府機構還是重視書面文件往來,中小企業裏IT化進展緩慢。也就是說,雖然日本的網際網路技術很先進,網路基礎設施也很完善,但在充分「利用」方面我認為還落後於美國。

全球化網路的未來

在思考網際網路今後的課題時,有必要考慮網際網路所創造的無國界「全球化社會」如何與被國界分隔的「國際社會」共存這個問題。國際社會應該如何維持和發展網際網路這個全球化社會呢?

就像在英語中必定加定冠詞,用「the Internet」來表記網際網路一樣,網際網路在地球上只有一個,也就是說,它指的是地球上所有事物都聯繫在一起的網路。全人類都出入其中,是它的理想,現在,大家都關注於把所有物品融匯於此的物聯網(IoT)備受人們的關注。

比如,在汽車物聯網中,地球上所有的汽車都將連接在同一個網路之中。那麼這樣的網路能起什麼作用呢?當然,汽車之間能直接互送資料避免碰撞,也能統計排氣量等對環境造成的影響。認真思考該如何充分利用由這些資料形成的全球化網路,可以說就是一個課題。

最後,如果說到最近經常提到的網際網路安全問題,最終會歸結到如何提供值得信賴的服務這個話題,也就是「品質管理」和「可靠性」的問題,而這本來應該是日本可最能一展身手的方面。但現在,這種能力並沒有發揮出來。

全球化社會中所有的服務,不久都將以某種形態通過網際網路展開,我們定將邁向一個更加重視品質管理和高可靠性服務的時代。我認為日本應擔負起責任,來引領這種高品質服務。

標題圖片:1995年11月23日,Windows 95在日本發售(圖片提供:Fujifotos/Aflo)

關鍵詞

東日本大地震 網際網路 阪神大地震 JUNET WIDE項目 電信事業法 TCP/IP ARPANET Windows 95 UNIX NTT 服務提供商 竹中平藏

村井純MURAI Jun簡介與署名文章

慶應義塾大學環境資訊系教授。出生於1955年,1979年畢業於慶應大學工學系,1987年取得工學博士學位。 1984年創辦了日本第一個學術組織間的網路「JUNET」。1988年發起了名為「WIDE項目」的網際網路研究聯盟,致力於網際網路的網路建設和普及。他使早期網際網路向支持日語等多國語言方向發展。作為「日本網際網路之父」和「網際網路武士」,享有很高知名度。主要著作有《網際網路》、《網際網路新世代》(1995年、2000年,皆為岩波新書系列)、《網際網路基礎》(角川學藝出版,2014年)等。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