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日本的轉折之年

「安全神話」滅身亡國——隱藏在迷霧之中的核事故真相

政治外交 財經 科學 技術 社會

無論發生了多少教訓深刻的事件和事故,日本的危機管理一向都進步。因為「安全神話」掩蓋了一切。其中最為可怕的是核能。在3.11事故導致最凶險的危機成為現實之前,曾多次出現過正視問題的機會。但日本在國家層面上就一直在逃避。自作為警察廳警備課長參與處理「Mutsu」號核子動力船航海事故以來,本文作者多次近距離目睹日本的重大核事故,作為危機管理第一人,他將為我們剖析日本核安全神話那令人噴飯的真相。

不是用錢就能平息的事情

原本就強烈反對試航的大湊港當然拒絕該船回港停靠,自然也被其他港口拒之門外,於是它變成了一艘「核動力流浪船」。無論去哪裏,當地港口的工作人員和日本漁業協同組合(漁協,即工會)都會大吵大鬧。作為警備課長,我每次都必須向當地派遣部隊,記得那時我一下子就忙了起來。

漁協要求針對所有人給予漁業補償,實在不成體統。當時負責解決此事的是自民黨總務會長金丸信。他打算採用露骨的金權政治方式,用鈔票堵住那些漁業者的嘴。可是這樣一來,漁民們也變得得隴望蜀。他們要求廢棄「Mutsu」號、要求全部拆除核子動力船專用碼頭的港灣設施並恢復原狀等,而且這些工作花費了大約20億日圓。

儘管發生了如此之大的風波,但政府的核能部門卻沒有朝著強化危機管理的方向邁進,既沒有配備化學防護車,也沒有對其他核設施是否存在缺陷實施全面檢查。可能發生事故這樣一種危機管理的大前提,完全被擱置在了安全神話的迷霧之中。這就是「Mutsu」號核子動力船事故的結局。

下一頁: 無力處理事件和事故的監督部門

關鍵詞

阪神淡路大地震 核事故 危機管理 奧姆 沙林 安全神話 核子動力船 Mutsu 東海村 JCO Monju 福島第一

系列報導